首页 会计考试攻略文章正文

会计培训校企合作_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会计考试攻略 2023年12月12日 07:21 58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会计培训校企合作_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会计培训校企合作_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1.[利用会计技能大赛,推动会计课程改革] 如何推动基础课程改革
2.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利用会计技能大赛,推动会计课程改革] 如何推动基础课程改革

技能大赛在职教业掀起一阵教学改革的旋风,各所职业学校都把它作为重要的日常教学工作来抓,同时技能大赛又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多方面提升了师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教学改革态势。

会计技能大赛 会计教学 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学科综合化的发展,高职学校的教育正发生深刻的改革,目前技能大赛已成为了职业教育的指挥棒,是对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教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尺和真实评价,同时也反应了企业对各岗位操作能力的要求。当今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会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因此各个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推进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如何积极利用会计技能大赛,来进一步促进课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了高职会计教学的目标。

一、现阶段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较低

现实中毕业生往往动手能力比较差,笔者曾经碰到一位高职的毕业生,持有会计从业资格上岗证,在填写现金支票时用圆珠笔填写,日记账不会登记,可能这只是个例,但是也反映了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会计凭证的填制是会计应用能力中最基本的,而恰恰是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学生都不具备。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有的老师讲课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照本宣科,不注意活跃教学气氛,教学中也没有适当的以举例子、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增加讲课的趣味性,致使教学内容艰深晦涩,沉闷无趣。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基础课程,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如凭证、账簿、报表等这些会计信息的载体应尽可能给它们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面上。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学习的结果只是背了一些名词和概念,对于真正的会计循环和操作并不了解。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将来毕业的就业岗位绝大多数是从事会计或者相关工作,如出纳、总账、报表、审核以及仓管等,这些职业岗位群要求学生能够有扎实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2.会计从业资格太侧重于理论考核,导致课改推动进程缓慢

我国财经法规相关内容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就能上岗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现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在推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核,以选择判断来作为考核主要方式,从而出现了“会计速成热”,考生往往通过短时间背诵理论考点就能获得一本证书,这本证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我国会计从业证书的考核太偏重于理论的考核,导致了教师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且对于知识的讲解趋于表面化,很少深入论述理论知识的合理性和恰当性,大量的准则和 规章制度 作为学生职业生涯必须牢记的知识,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对于实务操作的原理却讲得很少,这样直接导致了课改难以真正推进。

3.实践性教学难以真正实现

会计课程以往都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授课,理论逻辑性强,但是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机融合。大多数学校是进行配套实训课程来解决学生实践性教学,因为没有会计角色的引导,没有对会计岗位和具体会计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没有形成会计岗位工作过程意识,没有会计分工意识等等缺陷,仅仅就实训而实训,从而导致实践性教学环节难以真正实现。

4.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目前形成的校企合作还处在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大多数都是学校为求生存发展和市场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难度更大,主要是因为学校一头热,企业兴趣不大。企业认为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差,会计岗位又是重要的核心部门,不愿意让学生走进企业。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会计技能大赛的指挥棒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会计的认知。

二、会计技能大赛在会计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1.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起导向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依据就是学生、职业的需求,它的确立核心是要达成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职业需求信息的获得是一个与企业密切接触和充分交流的过程。因为职业真正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最终发言权是属于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者只有与企业密切接触和充分交流,对职业岗位、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对人才规格的调查才有实际的意义。而现实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冷淡,使课程改革一再受挫,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也就缺乏了职业性。

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一屡春风,从技能大赛中,职业学校可以知道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探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并且在技能大赛中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对职业需求及其变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职业需求制定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以会计人才需求为例,大多数企业需要会计人才定位在“业务相对精通、综合素质较高、可塑性强”的层次上,这就给会计教学指引了方向,而业务相对精通恰恰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会计技能培训、比赛满足了这一要求。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教学内容,实现知识向技能转化

会计课堂教育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重新设计,将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育中。课堂教育所讲解的课程内容应尽可能与会计的日常岗位相对应。根据工作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把会计理论知识向会计技能进行转化。

3.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新知识、新技能哪里来,职业技能大赛就是教师学习的“窗口”之一,是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职业学校一般都会组织一些集训,指导教师会进一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融合。许多会计教师原来掌握的仅是教学层面的知识、技能,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理论和实操能力,这样就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这样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4.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训机会

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职业院校重视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它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职业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大赛让学生有了展示技能的机会,使企业更加了解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要求非常高,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使校企形成了很好的互动。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的举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举行大赛可以促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它像给课程改革施加了一个作用力,使其具有了更大的加速度,使课程改革以更大的速度发展。今后,我们要注意利用技能大赛的引领、推动作用,通过技能大赛形成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会计学

主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纳税会计、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6门课程。

培养要求:

本专业面向会计行业培养代理记账、出纳、会计、审计、税务筹划等岗位;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核算以及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实习实训:

会计学专业校企合作基地共有41家,现有VBSE虚拟商业实训室、会计手工账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管理会计实训室等多个实习实验室。不同实训岗位可以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岗前实训,使其具备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财务管理

主要课程: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

培养要求:

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熟悉我国有关财务会计的法律法规,从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务,胜任企业成本核算、投资理财、大数据财务决策、税收筹划等实际工作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

实习实训:

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基地40余家,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财会人才合作关系。财务管理专业现有VBSE虚拟商业实训室、会计手工账实训室、大数据财务决策实验室等多个实习实训室。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能力。

金融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数字经济学、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基金管理、供应链区块链金融、金融营销学、经济综合仿真模拟、金融数据分析、银行业务实训、保险业务实训、证券交易实训、区块链金融实训等。

培养要求:

本专业立足陕西、面向西部,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和熟练的金融实务操作技能,能够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一线骨干”金融人才。

实习实训:

金融学专业现有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6项,高质量专业实习基地18家,校内建有综合、完善的现代化虚拟仿真实验室,包括证券与期货交易模拟、银行3D业务综合实训、保险业务全流程实训、经济综合仿真实训、区块链金融应用与实践、供应链区块链金融应用与实践、数字经济发展预测与场景体验、金融数据分析等实践课程。

专业设置学期综合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能;专业设有高质量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全领域专业竞赛平台,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课程: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招聘与人才素质测评实训等。

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在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成果,掌握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实习实训:

本专业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模拟实训、招聘与人才素质测评实训、绩效与薪酬实训和虚拟仿真实训等专业实验室,并与西安易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陕西杰群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陕西希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西安聚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陕西杰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签订实习协议。校内校外有机融合,锻炼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商务英语、旅行社管理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与实操技能,具备旅游企业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旅行社、景区、星级酒店、会展等旅游企业的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能在酒店、会展公司等旅游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高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实习实训:

旅游管理专业拥有校企合作基地8家,现有邮轮综合实训室、旅行社模拟软件实训室等多个实习实训室,多门实训课程和课程实践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和校内外实践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

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熟悉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通用惯例规则,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商贸类企业或其他机构中基层运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实习实训:

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有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验室、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实训室、VBSE综合仿真实训中心、项目管理实训室以及企业危机管理综合实训室等。与苏宁云商、沃尔玛、京东、深圳逸马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及就业机会。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供应链管理大赛等学科竞赛,先后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奖励近100项。

英语

主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西方文明史、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教学法、商务英语、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对外交流、立足陕西,面向西部,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掌握国际经贸、国际商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能在外事、贸易、商务、旅游、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实习实训:

英语专业现有校企合作基地4家,拥有独立的多功能语言实训室,在加强英语专业基本语言能力,即笔译、口译、写作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增加了外贸单证、跨境电商等综合类实训,从而使学生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一、推行高职会计专业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1.会计行业已经形成规范、明确、社会高度认可的岗位分工制度。会计职业岗位分工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分明,岗位操作规程已经成熟,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基本确立。总体上看,规模大的企业、上市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三种类型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会计监管要求严格,也由于业务复杂业务量大等原因,其会计岗位划分很细,相对而言,规模小的企业,尤其是小规模民营企业,其会计岗位划分很粗,但岗位划分粗细程度并不改变岗位工作流程和内容,为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可行性。

 2.会计行业已经形成体系完善、管理规范、考试常规化的资格证书制度。我国会计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证书考试和管理制度,另外,一些国外的财会证书也逐步引入我国,尽管高职学生并非适应所有证书,但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终极目标来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证书考试,另外,还有一些会计职业所需的技能类证书也已经开设,有些比较成熟,如珠算、中文输入、电脑传票、点钞,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证书,但为证书培训提供了可行。

 3.校企合作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平台和保障。高职院校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道路的背景下,依据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外部保障、内部共同需求以及合作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实现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共赢,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开发“基础+培训”、“课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的岗位能力课程和证书培训课程,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形成“课岗证一体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岗位要求、证书培训等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整合“课岗证一体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涵盖会计职业资格考证大纲、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整合和序化,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创设具有职场氛围的教学情景,构建互通互融的教学内容体系。

 3.“课岗证一体化”教材体系建设。基于“基础+培训”与“岗证互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选取,与行业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项目教材、实训教材以及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讲义,满足项目教学、资格考证、岗位技能训练的应用型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的综合需要。

 4.践行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确定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教学与工作结合,课程与岗位结合,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和“教、考、训”零距离。

 5.制定适合“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岗位培训、证书培训、课堂教学、学训指导要求,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建设方案,形成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学团队。

 6.基于“四化、三性、两高、一中心”原则和实现“课岗证一体化”培养目标,实践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项岗实习基地建设融通的校企组合运行模式,培养“三项业务”联结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一体化,提升岗位实训的仿真度和职业性。

 7.构建过程化考核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资格证书培训制度等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制度、组织保

  三、高职会计专业“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1.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并重

 (1)建立“基础+培训”课程体系。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发会计实务培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审计实务培训课程和银行实务培训课程。同时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融会贯通于《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专业基础学科之中,让在校学生学完这三门专业基础学科之后,有能力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融会贯通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主干学科之中,让在校学生学完这几门专业主干学科,掌握会计岗位的操作技能,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实际工作后,有能力通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2)建立实训教材体系。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编写突出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教材。重点建设融财税审三大业务、银税企三个行业,从文音像三个维度表现职业操作流程和场景,服务于项目教学和实训练习的特色教材《财会实务情景专题》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程》。

 2.建立适用“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团队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适合岗位培训、证书培训和订单培养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践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1)加强教学队伍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形成专职教师从事基础课程讲授、实践课程设计、聘请兼职教师、开展教学监控和服务社会的工作机制。

 (2)加大行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工作机制,打造专兼比例不低于1 ∶ 1 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提高职业会计的`教育教学能力。

 3.建设实训实习功能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1)以“四化、三性、两高、一中心”为原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设先进开放、覆盖面广、兼具资格培训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服务于以“四化”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财税审和银税企实训室,通过财税审平台实现财务、税收、审计三项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项业务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银税企平台实现企业、银行、税务三个模拟单位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个单位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我院按照实践课程的内容,将会计专业的实验实训室构建成三个技能培养平台:即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包括手工账会计实训室3 个;专项能力实践平台,包括电算会计实训室1 个、税务实训室1 个,审计实训室1 个;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平台。即进行财会综合模拟实训的场所。目前,这些实训室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完成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任务。

 (2)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校内仿真的模拟实训基地。设置会计模拟教学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会计业务模拟系统、银行结算模拟系统、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让会计各岗位的业务都能在会计模拟实训中体现,并能提供相应的模拟操作训练,还可以将各个环节进行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校内模拟实训应聘请企业兼职老师提供实训指导。与此同时,可以运用校内师资的优势,组建会计服务机构,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承担社会代理记账、会计咨询、审计等业务,组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在会计老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和审计基础工作实践课程体系。

 (3)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校外顶岗基地,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力求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

 (4)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学识、能力、兴趣方面的差异,同样的实训内容和要求,完成情况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个体的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时间之外,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来。积极探索公共实践、岗位实训、综合实训、暑期工学结合、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期内与学期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

 4.开展学生技能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会计技能大赛是实现学校教育要素与企业实践要素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也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鲜明的类型特点。将高职会计技能大赛融入会计专业教学,探讨高职会计技能大赛与会计专业教学的协同性是当前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关注热点问题。组织竞赛的内容,包括专业基础技能(珠算、点钞、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中英文打字、会计书法)大赛;专业单项技能(出纳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大赛;专业综合技能大赛;手工业务处理技能大赛和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大赛。还要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有关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5.构建过程化考核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资格证书培训制度等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为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制度、组织保障。从课程、教材、考证与竞赛、师资、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就业指导、项目教学、毕业设计、工学交替等方面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编写《会计专业精细化管理制度汇编》,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开展项目教学和精细化质量管理培训,力争成为精细化管理的示范。

  四、会计专业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1.从总体效果上看,推进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提高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服务模式的成效,基本实现了以会计职业资格为框架弥合会计职业教育与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之间的距离,提升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实践型、职业型和开放性水平。

 2.从具体指标上看,将使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和点钞、珠算、电脑传票、中文输入等技能证书的通过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3.从社会功能上看,课题研究能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发挥辐射功能,引领同类院校财经类专业建设,提升会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

标签: 会计培训校企合作_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