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资讯文章正文

企业会计准则23号_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可分为哪几种

会计资讯 2024年09月09日 11:31 9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企业会计准则23号_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可分为哪几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企业会计准则23号_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可分为哪几种

1.什么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2.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可分为哪几种
3.我国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哪些?
4.企业会计准则第37条——金融工具列报

什么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4个部分构成。

纲——基本准则,在整个总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

目——具体准则,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作出的具体规定;

补充——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

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可分为哪几种

简述《金融工具》准则包含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金融资产有: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不包含在本准则中:

(一)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二)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三)债务重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四)因清偿预计负债获得补偿的权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五)企业合并中合并方的或有对价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六)租赁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七)金融资产转移,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八)套期保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九)原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十)再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十一)企业发行的权益工具,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金融工具分为2种:1、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等等);2、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权,期货等等)。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关系就是金融资产属于金融工具的一种。

我不是学经济的,该回答可能有不对之处,请谅解。

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区别

1、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在现实生活中,交易行为无孔不入,因此,各种资产之间经常会出现相互间的转换,当然,转换目的在于提高其拥有资产的相对价值。

2、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不同形式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金融风险。金融工具分为2大类:现金类和衍生类。现金类分为证券类和其他现金类(如贷款,存款)。衍生类分为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和柜台(OTC)金融衍生品。另外,也可以根据财产型别分为债务型和所有权型。

金融工具就是金融资产 这句话对?

不对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同时形成另一个单位金融负债或者权益工具的合同。可知,金融工具是一个合同,而金融资产只是合同一方当事人的交易结果。

衍生金融资产是不是是指衍生金融工具? 非衍生金融资产是不是指非衍生金融工具?

简单,我通俗给你讲 非衍生的,那就是基础的,比如固定存款,债权,股票,外汇什么的,这都是实打实的,其价格变动依赖于你怎么交易他,别人怎么交易他,他的价格都是他自身的价格 衍生的,那就是在基础的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派生出来的,比如期货,期权,互换什么的,这些东西的价格不是依赖于自身,而是依赖于他们代表的基础品,比如债权期货,他代表的就是债权的价格(跟我上面说的一比较你就看出差别了吧),只不过这些衍生工具的交易规则与基础品不同,从而能衍生出各种其他的功能,更易于投资。 最后举例总结,你持有股票,就是非衍生资产,你持有股指期货,就是衍生资产,你持有国债,就是非衍生资产,你持有国债期货,就是衍生资产 不懂再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金融工具吗

属于;

金融工具定义在会计上的主要用途在于确定“会计确认”的时点,也就是说,所有纳入金融工具范围经济活动,都采用合同生效日作为会计确认的时点;

金融工具如股票、期货、黄金、外汇、保单等也叫金融产品、金融资产、有价证券。

金融工具中包括了金融资产,从而推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金融工具。

3. 金融活动、金融资产、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之间的区别

金融活动是具体的相关娱乐或者产品活动包括线上线下。 资产呢属于金融相关的人、物品、财富。产品等。 金融产品基本都是根据 金融、周期所命名的产品名称,金融工具基本都是指一些软体之类的

什么叫符合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简单的说,就是按照这个准则,不再确认金融资产,更通俗的说,这项金融资产和您没关系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第二十五条,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资讯:

第二十五条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

(一)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二)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

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用大白话解释如下:

(一)不能从这项金融资产上赚钱了。比如本来你有某项债券,各种原因,利息再也收不到了,那就终止确认;

(二)资产转移了,无论是卖出了也好,还是由于各种变化,转换成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资产类别也罢,总而言之,这项资产已经不再以金融资产的方式计入财务报表了。

当然,由于终止确认了,所以当然要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和账户中转销了。

金融工具列报准则有哪些变化

新旧对比

新准则一共有9章82条,相较旧准则篇幅有所增加,主要变化是明确了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特殊金融工具的定义,并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做了区分,增加了收益和库藏股相关列报与披露;明确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相互抵消的条件;丰富了报表披露的具体内容,例如增加了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利润表相关资讯的披露、重大汇率风险敞口分币种分析以及有关复合金融工具和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的资讯等。

新准则最大的变化是明确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互相抵销的标准。在旧准则中,我国对于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的抵销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的。旧准则没有说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销的目标,没有界定什么是抵销,什么是抵销权,这种抵销权是无条件抵销还是有条件抵销等。由于旧准则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必然会对会计实务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增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难度。在新准则中增加了抵销权的定义,还以列举的方式提出了5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能相互抵销的情形。这种做法在当前我国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较简单且交易较少的情况下是适用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比重及其交易的复杂性将会不断增加,以列举的方法仅仅规范的是在原有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情形,一旦出现新的情形,则难以应对。个人认为,我们需要对这些概念有明确的界定,从而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指引和规范,避免陷入对准则持续“打补丁”的过程中。

中外对比

新准则的实质内容和国际会计准则基本相同。对列示和披露部分,分别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IAS32)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7)作出比较后,主要有以下差异:

(一)准则的命名。我国新准则以金融工具列报命名,规范了金融工具列示和披露两方面的内容,国际会计准则用两个准则IAS32:金融工具列报和IFRS7:金融工具披露分别规范。我国金融工具的列报,是更广泛的概念,包括金融工具列示和金融工具的披露。列示只在财务报表内反映,披露是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解释说明。国际准则中的列报与我们的列示含义相同。

(二)不涉及事项。我国新准则不涉及以下六个方面的事项:1.长期股权投资;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3.职工薪酬;4.股利支付;5.债务重组;6.保险合同。国际会计准则不涉及五个方面的事项:1.子公司、联营、合营中的权益;2.雇员福利计划中的雇主权利和义务;3.保险合同;4.企业合并;5.股份支付。我国准则规范的范围相对国际准则来说,范围较窄,除国际准则不涉及的事项外,还包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专案。

新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例如全面采用公允价值,披露风险等。这对我国融入全球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准则的颁布只是起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新准则,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尽快颁布解释公告或执行指南。就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而言,笔者认为应该采用以详细的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尽管现在的准则很全面,但可操作性不够强,特别是公允价值的大范围采用,对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要求较高,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要求也较高。我国应该尽快颁布解释公告或执行指南等,以指导实务中的具体操作。

(二)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新准则要求披露较为详尽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数量资讯等,实际操作中将有较大难度。因为这不仅涉及系统改造,而且涉及整个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除了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其他企业很少专门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因此,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新准则实施的有效保障。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到底是什么关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同时形成另一个单位的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合同。从这个角度来讲,金融资产是金融工具这一合同对合同一方的结果。此处要注意,我们日常的会计核算的一个前提基础是会计主体,通常一个企业是一个单独的会计主体,所以在会计核算上有意义的是金融资产。正因如此,22号准则才在开始给出了一个金融工具的定义后,几乎所有的规范都围绕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展开。

金融工具定义在会计上的主要用途在于确定“会计确认”的时点,也就是说,所有纳入金融工具范围经济活动,都采用合同生效日作为会计确认的时点(对比存货等资产的确认时点,你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到金融工具确认时点的特殊性了)。

不知这样说,是否明白。欢迎继续沟通。

我国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哪些?

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

具体准则共有38项,其中,新制定的会计准则有22项,以前制定、现在修订的会计准则16项。

它们是:1号——存货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4号——固定资产准则;5号——生物资产准则;6号——无形资产准则;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8号——资产减值准则;9号——职工薪酬准则;10号——企业年金基金准则;11号——股份支付准则;12号——债务重组准则;13号——或有事项准则;14号——收入准则;15号——建造合同准则;16号—— *** 补助准则;17号——借款费用准则;18号——所得税准则;19号——外币折算准则;20号——企业合并准则;21号——租赁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23号——金融资产转移准则;24号——套期保值准则;25号——原保险合同准则;26号——再保险合同准则;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31号——现金流量表准则;32号——中期财务报告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准则;34号——每股收益准则;35号——分部报告准则;36号——关联方披露准则;37号——金融工具列报准则;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准则。

这38项具体准则基本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企业会计准则第37条——金融工具列报

基本准则1个,具体准则41个,明细如下: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修订)

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3、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修订)

4、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5、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6、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7、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8、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9、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10、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修订)

11、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12、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13、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14、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15、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16、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17、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18、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19、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20、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21、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22、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23、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4、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25、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26、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27、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28、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29、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30、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3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

32、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33、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

34、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

35、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

36、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

37、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38、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4年修订)

39、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40、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2014年新增)

41、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2014年新增)

42、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2014年新增)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金融工具列报,包括金融工具列示和金融工具披露。

 第二条 企业在进行金融工具列报时,应当根据金融工具的特点及相关信息的性质对金融工具进行归类。

 第三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二)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三)债务重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四)企业合并中合并方的或有对价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五)租赁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六)原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七)再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第四条 本准则不涉及按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所签订,并到期履约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但是,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适用本准则。

 第二章 金融工具列示

 第五条 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第六条 企业发行的、将来以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金融工具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在初始确认时确认为权益工具:

 (一)该金融工具没有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的合同义务。

 (二)该金融工具没有包括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第七条 企业发行的、将来须用或可用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金融工具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在初始确认时确认为权益工具:

 (一)该金融工具是非衍生工具,且企业没有义务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

 (二)该金融工具是衍生工具,且企业只有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其中,所指权益工具不包括需要通过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

 第八条 对于是否通过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需要由发行方和持有方均不能控制的未来不确定事项(如股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等)的发生或不发生来确定的金融工具(即附或有结算条款的金融工具),发行方应当将其确认为金融负债。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发行方应当确认为权益工具:

 (一)可认定要求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结算的或有结算条款相关的事项不会发生。

 (二)只有在发行方发生企业清算的情况下才需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

 第九条 对于发行方或持有方能选择以现金净额或以发行股份交换现金等方式进行结算的衍生金融工具,发行方应当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所有可供选择的结算方式表明该衍生金融工具应当确认为权益工具的除外。

 第十条 企业发行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第十一条 企业发行权益工具收到的对价扣除交易费用(不涉及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行权益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后,应当增加所有者权益;回购自身权益工具支付的对价和交易费用,应当减少所有者权益。企业在发行、回购、出售或注销自身权益工具时,不应当确认利得或损失。

 第十二条 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属于金融负债的,其相关利息、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对权益工具持有方的各种分配(不包括股票股利),应当减少所有者权益。企业不应当确认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第十三条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得相互抵销。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一)企业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现在是可执行的;

 (二)企业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转出方不得将已转移的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进行抵销。

 第三章 金融工具披露

 第十四条 金融工具披露,是指企业在附注中披露已确认和未确认金融工具的有关信息。

 企业所披露的金融工具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就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重要程度作出合理评价。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披露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主要包括:

 (一)对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指定的依据;

 2.指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性质;

 3.指定后如何消除或明显减少原来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以及是否符合企业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说明。

 (二)指定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

 (三)确定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以及计算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四)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基础。

 (五)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六)其他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政策。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披露下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六)其他金融负债。

 第十七条 企业将单项或一组贷款或应收款项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一)资产负债表日该贷款或应收款项使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敞口金额,以及相关信用衍生工具或类似工具分散该信用风险的金额。信用风险,是指金融工具的一方不能履行义务,造成另一方发生财务损失的风险。

 (二)该贷款或应收款项本期因信用风险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累计变动额,相关信用衍生工具或类似工具本期公允价值变动额以及自该贷款或应收款项指定以来的累计变动额。

 第十八条 企业将某项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一)该金融负债本期因相关信用风险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累计变动额。

 (二)该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到期日按合同约定应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

 第十九条 企业将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使该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基础由成本或摊余成本改为公允价值,或由公允价值改为成本或摊余成本的,应当披露该金融资产重分类前后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和重分类的原因。

 第二十条 对于不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企业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一)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性质;

 (二)仍保留的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性质;

 (三)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披露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

 (四)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披露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继续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当披露与作为担保物的金融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本期作为负债或或有负债的担保物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二)与担保物有关的期限和条件。

 第二十二条 企业收到的担保物(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资产)在担保物所有人没有违约时就可以出售或再作为担保物的,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一)所持有担保物的公允价值。

 (二)已将收到的担保物出售或再作为担保物的,披露该担保物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是否承担了将担保物退回的义务。

 (三)与担保物使用相关的期限和条件。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披露每类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详细信息,包括前后两期可比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期初余额、本期计提数、本期转回数、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等。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披露与违约借款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违约(本期没有按合同如期还款的借款本金、利息等)性质及原因。

 (二)资产负债表日违约借款的账面价值。

 (三)在财务报告批准对外报出前,就违约事项已采取的补救措施、与债权人协商将借款展期等情况。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披露与每类套期保值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套期关系的描述。

 (二)套期工具的描述及其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

 (三)被套期风险的性质。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披露与现金流量套期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现金流量预期发生及其影响损益的期间。

 (二)以前运用套期会计方法处理但预期不会发生的预期交易的描述。

 (三)本期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金额。

 (四)本期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五)本期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直接计入预期交易形成的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额的金额。

 (六)本期无效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第二十七条 对于公允价值套期,企业应当披露本期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第二十八条 对于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企业应当披露本期无效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第二十九条 除本准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外,企业应当按照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披露下列公允价值信息:

 (一)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全部或部分直接参考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采用估值技术等。采用估值技术的,按照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分别披露相关估值假设,包括提前还款率、预计信用损失率、利率或折现率等。

 (二)公允价值是否全部或部分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而该估值技术没有以相同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开交易价格和易于获得的市场数据作为估值假设。这种估值技术对估值假设具有重大敏感性的,披露这一事实及改变估值假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披露采用这种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

 企业在判断估值技术对估值假设是否具有重大敏感性时,应当综合考虑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适用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情形)等因素。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应当以总额为基础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净额列示的除外),且披露方式应当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比较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

 第三十条 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五十二条(三)的规定,采用更公允的相同金融工具的公开交易价格或估值结果计量的,应当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类别披露下列信息:

 (一)在损益中确认原实际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之间形成的差异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标签: 企业会计准则23号_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可分为哪几种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