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资讯文章正文

论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_环境会计的内涵

会计资讯 2024年09月08日 01:24 11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论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_环境会计的内涵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论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_环境会计的内涵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2.环境会计的内涵
3.谁知道环境会计在国外发展的怎么样啊?有什么意义呢?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环境会计理论研究较为滞后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同时,由于环境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使得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导致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环境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盲点,所以无法评估公司的环境绩效以及公司的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这样造成大多数企业逃避社会责任。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多样化

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繁杂,既有将独立的环境年报公布在公司网站上的,也有将环境信息隐晦地包含在其他会计报告中的。据调查显示,企业目前环境事项的披露方式主要有5种:年度报告;内部工作会议记录;单独报告;包含于会计报表附注;包含于董事长报告。而披露方式没有哪一种占绝对优势,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面、完整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不高,公布环境报告寥寥无几,即便是对强污染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但也不够理想和全面,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可比性差,定量分析资料很少,定性信息披露不附时期。在环境会计信息要素方面,不能满足使用者信息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费用、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的需求。在环境绩效信息方面,对于不能用货币量化披露企业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会计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

(四)缺乏相应的有关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

在环境会计研究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最早进入实务领域的,但发展至今仍没有共同可接受的专业标准。目前,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另外,企业出于竞争的压力,很可能只会披露一些取得较好环境绩效的信息,而对企业自身不利的信息则只字不提。如此,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就难以获得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难以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也就无法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影响其决策。而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和准绳,对于规范和推广环境会计工作具有理论依据。

环境会计的内涵

一、政治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一国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和政治领导。它们对会计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任何一种政治制度下的统治阶层,都需要利用会计处理经济利益关系,这就必然使会计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属性;2.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推动或阻碍作用,政治体制的改革,势必会引起会计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使会计的各方面发生相应变化;3.不同政治环境下的民主理财程度不同,群众监督制度不同,对会计信息公开程度的要求也不同。

就是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政治制度下,因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的不同,各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也有一定差异。英国与美国倡导自由,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以市场为导向,强调政府的不干预,反映在会计上,认为会计应从实用主义出发,立足于优化企业的商务活动。会计的目标是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利益;会计信息应以真实、公允、实用为基本质量要求;对会计的管理以民间职业团体制定和颁布的会计准则为会计行为的约束规范;在会计理论研究上,强调以完整的会计概念体系作为会计学科独立发展的理论基础。

同样是在三权分立的荷兰,其会计定位则是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核心,认为会计的目标是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会计核算必须使投入企业的资本得到保值增值。会计核算过程中,稳健主义被政府和社会广泛接受。

而我国对会计的研究与认识,则是从我们的国体、政体与政治路线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不能脱离中国实际。反映在会计问题上,要求我们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哲学唯物论与辩证法研究会计,强调会计是国家政府控制和管理经济的有效工具。所以实务中,由政府制定和颁布详细而具体的统一会计制度,并将有关经济政策融入其中,以统一性、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治环境因素不一样,各国的会计研究指导思想各异、对会计认识也大相径庭,会计实务更是缤采纷呈。应当说,与其他各因素相比,各国的政治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会计研究指导思想的稳定性和对会计的认识与管理上)、较间接(政治通过影响经济、法律等其他会计环境因素彰显其威力)。

二、法律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模式。目前世界上基本可以分为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两大法律体系。不同的法系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并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会计领域。

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政府在会计规范指定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会计规范大多体现于公司法、税法和商法等法规之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立法会计模式,而且多数会计规范具有统一性、强制性特点,会计职业团体作用有限;而在海洋法系的国家,会计规范则基本由民间职业团体制定,政府很少干预,从而形成了协会会计模式,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可选择性较为明显,会计职业团体权威性很高。

再从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看,大陆法系的国家,会计上奉行极端稳健原则,推崇准备金会计,通过各种准备金的计提与运用平滑各期收益,会计信息的公开程度较低;海洋法系的国家由于会计目标突出投资人与债权人的利益维护,与作为会计信息生产者的企业内部人员来讲,投资人与债权人处于明显的信息弱势地位,因而决定了为实现会计目标,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公开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另外,不同法律环境对会计监管及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实行强有力的集权管理,在会计监管问题上也遵循同样的思想,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实行较多的监督,又由于会计规范制定的具体与统一性特征,导致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空间狭窄,会计人员一般习惯于循规蹈矩,照章行事,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海洋法系的国家,由于市场作用的影响较大,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和会计监督上主要依赖于社会民间组织,留给会计人员独立判断的空间广泛,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三、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对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调控方式、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物价变动水平等具体因素的抽象概括,它是影响会计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体制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分为竞争型市场经济、计划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种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所以研究会计及其发展变化,首先要研究会计所处的经济体制,其次要把握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方向及规律,由此才能抓住会计的实质,理解会计、掌握会计,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使会计与时俱进,促进其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对会计实践领域的宽窄、理论研究的深浅、规范体系的完善等都有不同影响。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加科学,会计的各方面工作就越加完善。

从经济调控方式看,经济调控方式取决于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高度集权的政治与法律体系下,经济调控方式一般也采纳集权方式,从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会计及其人员的管理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都比较强硬与统一;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一般较弱,主要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各种调控,政府的干预较小,反映在会计上,就是规范制定与管理呈协会型,鼓励企业自行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广大社会公众。

从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看,发达的证券市场,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及时,而且决定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处于发展初期的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要求较弱,会计目标主要确定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服务。

总之,经济环境决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无论会计是从被动的无组织到有组织的变化,还是主动的完全有组织的变换,都是经济环境内部矛盾激化使原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会计的发展变化主要源于经济因素的不断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发展高科技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知识经济也在逐步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以上趋势与状况,决定了我们进行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国际化方向,要求我们进一步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研究国际会计的相关内容;面对新兴产业的出现,会计如何行使职能以发挥其提供特有信息的职能;区域经济对会计提出了哪些新课题。这些都是新经济环境条件下,研究环境问题对会计影响的侧重点。如果把视线放回我国,新经济环境下会计问题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会计定位问题,我们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将会计定位于统一化模式还是宏观化模式还是微观化模式,不同模式将直接影响对会计模式各要素的分析与应用;2.会计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特色问题研究,不同国家的会计产生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各有特色是客观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把握特色的内涵及具体体现,特色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及未来发展,以动态的研究理念时刻保持对会计问题的敏感与理性。

四、科技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科技环境从广义上来讲,属于经济环境因素之一,我们之所以将其独立出来作为影响会计的要素之一探讨,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想法:科技发展水平高低虽然依赖于经济发展状况,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它确实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说明它不仅是依附于经济,本身已成为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大推动因素,这从其发展趋势上可以看出:1.发展速度快,相应新学科不断涌现;2.发展综合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而现代科学也装备了现代技术设备,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3.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结合,解决人类面临的高度综合性的问题。

以上三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对会计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在新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传统会计的研究手段与实物操作方法受到挑战,会计的研究重点随之发生变化,会计新领域不断涌现,会计这门社会科学越来越与其他学科交叉,横向发展越来越宽,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会计自身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化,由此会计纵深发展得到空前繁荣,细化的会计分支学科急待我们去研究与发展;其次,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使得我们对会计的社会属性及技术属性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指导我们应该更好地以现代技术装备会计科学,以会计科学推动经济发展,进而对现代技术发展做出会计的贡献;同时,在会计的研究中,需要引入许多新事物,以开创会计发展之路,解决会计信息提供的真实性、相关性问题。

显然,科学技术对会计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计如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会计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会计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未来会计理念的树立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五、管理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后期,经济管理逐步从科学管理发展到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的特点是:1.面向市场的管理,是开放型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管理;2.从系统出发,注重战略发展的研究,实行战略管理,强调社会整体经济效益;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管理部门要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各种中长期经济规划、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发挥行政指导作用,对企业进行正确引导;4.企业加强内部管理;5.以人为本出发,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高层管理为中心的管理,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培育企业精神;6.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重视信息的管理。

现代管理的以上特点,对会计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现代管理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两方面,这就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既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又要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而内部与外部的信息需求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会计的未来发展如何适应这两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大体分为微观模式、宏观模式、统一模式与独立模式,按照现代管理的特点与我国的国情,我们的选择可能是微观与统一模式的结合,而这二者如何结合起来这在世界上还无先例,要靠我们自己的认识与研究以期探索一种与现代管理相得益彰的会计模式。其次,从会计管理以人为本出发,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来看,对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将行为科学理论动态地运用于管理会计,并以战略思想统帅该学科,科学地构造管理会计新的理论体系,成为新世纪的一项重要课题。最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传统会计依托的操作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带来对会计认识重点、研究重点与工作重点的转移,如何把握现代科学技术支持下的会计各项变化,是今后我们关注与倾注精力的地方。

六、研究与认识会计的“环境观”及其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处于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客观环境所处状态不同,发展变化路途不同,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各异,使得会计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所以,认识会计就要充分认识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把握客观环境的时代性、交融性与动态性,将会置于大环境中,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会计、理解会计,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会计理论的缤采异呈,会计实务的丰富多样;也惟有如此,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架构与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会计未来蓝图,创新会计,发展会计。显然,没有对会计环境的深刻认识与把握,谈会计创新与发展,无异于构造空中楼阁。

我们知道,会计有三大属性,即社会性、技术性和人文性。上文谈到会计的社会属性,使得研究与认识会计要充分把握其客观环境,那么对于技术性、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我们依然认为环境影响着技术性的发挥、人文性的内涵。首先,会计从产生之日起的提供信息的一套完整的技术,奠定了会计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但是,综观会计发展史,其技术手段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原始结绳记事、古代的算盘记帐、现代的电脑软件运用,无一不体现了环境变化对会计技术性属性的影响,使得会计的技术性属性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使得我们把握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会计属性,而这一点在现代理论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人文性的提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日益重视人的结果。原始与古代社会,我们只认识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归结到属性上,则是社会性与技术性,只有到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才提出了会计的人文性属性,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雄辩地证明了人文性与环境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谁知道环境会计在国外发展的怎么样啊?有什么意义呢?

一、环境会计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期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会计作为动态社会秩序的形成要因”(黑泽清,1991年),当然不可袖手旁观。欧洲共同体(EC)在1990年12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环境审计法案,从此,环境会计开始逐渐受到会计学界的重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依靠数据来建立更好的环境管理基础。正如日本学者小川正树所说,环境会计的“数据对于减少污染而言,比20年的管制规定更有效”。因此,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和报告评价。

发展生态经济,应当建立和实施环境会计,这是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和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确立“绿色经营”的新理念,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绿色经营系统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微观背景,而环境会计则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及其经营者的“受托责任”既包括经济的受托责任,也应包括社会的和环境的受托责任。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环境受托责任的认定和考评,需要借助于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发展生态经济,传统的GDP统计核算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修正,而“绿色GDP”(传统的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为部分的虚数)的计算和核算,又需要以微观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为基础。

二、环境会计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又称为绿色会计,是指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以有关的环境、会计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与属性,正确核算评估企业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环境信息的现代会计学分支,使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应用科学。

世界范围内,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1990年Rob Grany的报告《会计工作的绿化》,作为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环境会计研究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中心议题。1992年,“世界管理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由此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会计研究高潮。

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90年代,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环境会计体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环境会计制度的构想

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学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实践,联合国也于1999年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相比之下,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较为滞后,实务方面更是进展缓慢。

环境会计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建立环境会计制度已成为必然。当前我国环境会计制度应从几个方面研究和建立:

(一) 从观念上看,树立企业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

目前,企业的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对环境会计在建立健全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生态环境无害化的绿色文明理念,建立企业清洁生产的生态环境战略发展观念。其次是国家环保职能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推进环境会计核算的宣传力度,借我国“绿色GDP”试点工作,建立适合我国的经济核算框架,促进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和发展。

(二) 从理论研究方面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发展生态经济,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理论和方法体系。

1.关于环境会计假设。

与财务会计假设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增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多重计量假设等,构成环境会计的特殊假设。关于环境会计的主体,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环境会计既涉及微观(企业)又涉及宏观(政府);二是认为就是企业;三是认为政府作为环境会计的主体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2.关于环境会计目标。

从环境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环境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经济。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负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生产中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少投入多产出,谋求发展生态经济。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披露环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及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了解环境投资总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总额及其具体用途等。

3.关于环境会计对象要素。

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在环境会计要素上,目前研究提出几种观点:一是“三要素论”,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二是“四要素论”,包括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三是“六要素论”,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

(三) 从实务方面看, 建立完整的环境 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环境信息要在环境报告中充分披露,增强披露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环境报告披露的内容,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其中,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键。

环境会计报告可以是定量总结与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并突出重视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补充报告模式,即在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等),会计报表(包括环境成本与收益表、环境业绩表和环境效益表等)和报告内容(有关环境方针、环境业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预测等等)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二是独立报告模式,报告内容包括;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污染排放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业绩信息,环境审计报告等。

(四) 从制度方面看,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

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依据会计准则,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披露和报告也要以环境会计准则为准绳。在进行绿色企业“三R”典型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这是实施我国环境会计的关键。

建立中国环境会计制度就是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资源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从而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活动中通过会计核算,清楚明了地反映出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环境代价,从而有效引导和管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

1,国外环境会计的发展 尽管各发达国家首先着手的工作有所不同,但各国对于环境会计今后的发展趋势却有着相同的观点。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发展自然资源储量会计,因为每个国家自然资源质量的优劣在该国的经济和政治领域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发达国家同时开始了对物质能量流动会计的研究,其中大多是根据投入产出会计的模式建立起相关框架体系的。各发达国家的物质能量流动会计大多以能源为核算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其他与燃料相关的废物的估价。另外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对环境保护支出会计的研究工作,各国用这类会计不仅计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支出,同时还计量环境保护对经济的贡献。以下选取几个典型国家分别加以介绍。1.挪威的环境会计体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挪威开始建立环境会计体系。建立该体系的最初目的是提供自然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以更好地对资源加以利用。从1978年到1985年,挪威相继建立起以能源、鱼类、土地、森林和矿物质为核算对象的环境会计体系。20世纪70~80年代,挪威由于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石油价格的飞涨而陷入了经济危机,但当时环境会计体系提供的丰富的资源信息很好地为决策者提供了服务,为扭转危机起到了十分关键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决策者更加关注环境会计体系提供的资源信息和国家会计系统提供的经济信息之间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环境和经济之间的联系,挪威环境会计体系的核算范围进一步扩大,然而要发展并充实这一复杂的会计系统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一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尤其是能源治理和空气污染这样重要的环境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森林、鱼类和矿物质仍然作为环境会计体系的核算对象,但是土地已经不在其中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挪威更加关注对经济发展和资源需求的猜测,目的是保证环境会计提供信息的实用性。如能源会计已经成为核算废气排放量的基础,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于对经济发展的结果以及能量的需求做出猜测。最近,挪威正在致力于核算几个选定企业的废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损失以及地方政府对废水和固体废物治理的支出。2.瑞典的环境会计体系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根据政府的相关指示瑞典于1992年建立起环境会计体系。瑞典当时面临着很多环境问题,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恶化、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与污染等。瑞典的环境会计体系是以投入产出会计为基础的,核算对象的重点包括: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氨和磷的排放量以及制造业中其他废物的排放量等。环境会计与投入产出会计相结合可以提供与温室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合成物排放量估价有关的具体的能源数据信息,从而使瑞典的环境问题得以有效缓解。瑞典的环境保护支出会计正在发展之中。近期政府将对这项工作给以更多重视,这类会计与国家会计系统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反映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瑞典的自然资源储备会计正在以实物量和货币量两套单位对其国内的土地、森林和地层土进行估价,并编制资产负债表。3.芬兰的环境会计体系芬兰的环境会计体系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的。由于要保护森林这一对芬兰经济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木材和化石燃料成为环境会计核算的重点。如核算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气体排放量造成的环境损失,与国家会计系统结合起来后,芬兰的环境会计体系可以提供与环境相关的经济信息。它已经被广泛用于经济建模、化石燃料的核算以及森林资源的估价等方面。以森林为核算对象的环境会计可以用于核算木材的数量和使用量,它与国家会计系统结合后提供的资源信息可以很好地反映芬兰的森林治理情况。这类会计更多地关注以实物量单位对森林资源进行核算,而以货币量单位进行的核算却仅做了有限的工作。芬兰的物质能量流动会计也是以投入产出会计为基础,核算能源工业的投入与产出的,芬兰生产出的11种能源出口到全世界50多个国家,被各国的企业和家庭所广泛使用。这类会计提供的能源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芬兰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被广泛用于化石燃料的核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微粒排放物造成环境损失的估价。到目前为止,芬兰的环境会计体系还仅是以某些特定的环境资源作为核算对象,它与国家会计系统相结合,提供了很多与环境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今后的工作将着重关注以下问题:森林的质量、健康程度以及生物多样性;森林的年龄和结合;木材使用量对森林的影响;森林保护区对环境的影响等。4.丹麦的环境会计体系目前为止,丹麦的环境会计体系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很多相关的项目正在进行中。这些项目同时遵守国家会计系统和国际环境经济综合系统的相关纲领。丹麦正在进一步实施以上两个系统所倡导的自然资源储量会计,尤其关注原油、天然气、土地、森林和鱼类资源。丹麦正在试图对以上资源用实物量单位和货币量单位分别加以计量。另外,丹麦最近正在进行新的产业分类并明确提出了对环境分析的需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丹麦便用投入产出会计收集的信息反映能源消耗和气体排放的情况,并将收集的数据编制成资产负债表以综合反映117个行业所使用的23种不同种类能源的消耗量以及这些能源最终的需求情况。虽然这项工作最初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丹麦20世纪70年代早期发生石油危机时的能源使用情况,但现在关注的焦点已经转变为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像很多其他国家一样,丹麦的投入产出会计也被分解成若干部分以分别反映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5.法国的环境会计体系1978年法国开始建立环境会计体系,以实物量和货币量单位计量该国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和变化量。当时该国的自然资源有很多是前人遗留下来的,体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人们要求该国的环境会计体系可以就生态、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以评价。在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初期,人们便熟悉到将环境会计与国家会计联系起来的诸多益处,而这也成为发展环境会计的主要动力。然而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目的除了得到一个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社会财富的经济总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合理的分析出生态、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像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法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也是以货币单位计量该国所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价值。而该国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已经扩展到土地、底层土和森林在内的自然资源。从1986年开始,法国开始计量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最近法国的环境会计体系正在更新而且试图与欧洲环境经济信息系统接轨。6.德国的环境会计体系德国基本上是按照国际环境会计综合系统建立起国家环境会计体系的。该国的环境会计体系主要包括五大类:物质能量流动会计、土地会计、环境评估会计、环境保护支出会计和可持续发展成本会计。物质能量会计和土地会计以实物量单位加以计量,其他三种会计以实物量单位和货币量单位同时加以计量。德国同时将自然资源储备会计引入到国家会计系统中,其国家会计系统被分解为若干部分分别确认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支出。德国的物质能量流动会计也正朝着能够全面系统反映经济和环境相关性的方向发展。作为自然资源储备会计的延伸,德国正在试图将物质能量流动会计应用于一个封闭的平衡系统中,如德国将某项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量制成表格加以记录,这样便可以知道资源是如何在一项经济活动中作为投入量和产出量加以循环的了。这种方法可以对所有资源的流动情况进行追踪,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其他几类会计的发展最终也会引起德国环境会计核算范围的延伸。德国最近的目标是研究对于环境自身的评估以及环境对于经济的影响,而土地的综合使用情况将成为下一步核算的重点。7.荷兰的环境会计体系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荷兰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国家会计系统之中。该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为揭示经济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提供一套相互关联的宏观指标。为了完成该目标,荷兰国家会计系统作了三个方面的改进。(1)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提供简要的环境指标,这些指标是根据本国和全球的环境问题而制定的。“问题”来源于荷兰国家环境规划署,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恶化、酸化、废物积累以及环境恶化等。(2)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提供有关废物产出的具体数据。以每种废物对每个环境问题的相对影响为基础,得到一套与传统总量指标类似的简明经济指标。(3)将国家会计系统中与环境相关的常规业务分离出来并单独进行核算。这些业务涉及废物处理、资源耗费、环保型产品的生产和环境税的计算等。近期,荷兰正在以实物量和货币量形式对该国的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并预备将计算的结果纳入到国家资产负债表中。8.澳大利亚的环境会计体系澳大利亚最初发展环境会计是为支持其国家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确认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这项工作。这些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水、鱼类、土地和地层土等。它们可以反映出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的富足程度。与其他使用货币进行计量的会计一样,澳大利亚的环境会计体系仅对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进行估价,而不包括生物多样性或者空气这样没有市场价值的因素。澳大利亚环境会计体系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货币量估价;各部门环境保护支出的估价;能源等自然资源实物量的估价;各部门对环境影响的压力指标的计算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货币估价等。澳大利亚的国家会计系统被分解成若干部分以反映其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这样,受影响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负债表。当自然资源被消耗或有所增长时,要分别对以上两种情况加以确认。另是对投入产出会计的估价。具有保护环境目的支出被单独分离了出来,以核算出某项经济活动的环境保护成本。9.美国的环境会计体系1970年6月,为了迎合公众越来越强烈的环保意识,白宫和国会通力合作建立了美国环境局。建立环境局的目的是补偿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失,同时带领美国公众为建立一个新的环保型社会而努力。美国环保局借助1990年通过的《空气清洁法案》,要求26个一氧化碳浓度严重超标城市的汽油分销商必须销售改进型氧化汽油。结果,1993年冬天只有2天出现了一氧化碳浓度超标,而在此之前有43天超标,这样便大大降低了空气的有害程度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程度。美国的环境会计体系是美国环保局为实现环保目标在国家会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体系基本上可分为自然资源储备会计、物质能量流动会计和环境保护会计三大类。自然资源储备会计计量美国大量的自然资源储备物以及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而使这些储备物每年发生的变化。这类会计同时使用实物量和货币量单位加以计量,构成了美国国家会计系统中自然资源财富猜测的基础。目前该类会计主要以空气、水和土地为核算对象。物质能量流动会计从实物量角度记录美国自然资源及其废物转化形式在经济和环境两大体系之间的流动情况。物质能量流动会计与投入产出会计有着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美国环保局计算某项经济活动所耗费的资源和产生的废物之比这个重要指标成为可能。环境保护支出会计确认美国国内企业,政府和家庭出于保护环境目的而发生的资本性和收益性支出。这类会计不仅计量美国政府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支出,同时也计量由于环境保护对美国经济所作的贡献。目前,美国环保局正在与墨西哥合作,实行“2012边界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美国和墨西哥经济和环境的健康发展。该计划规定两国居民可以共享自然资源,但同时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而两国的环境会计体系无疑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 论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_环境会计的内涵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