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资讯文章正文

税务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_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联与区别是什么?

会计资讯 2024年08月14日 21:57 19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税务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_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联与区别是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税务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_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联与区别是什么?

1.税务会计是做什么的?
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联与区别是什么?
3.怎样认识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4.做税务会计好还是做成本会计好?

税务会计是做什么的?

税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经营收入的确认、成本费用的计算、经营成果的确定、税额的计算、税款解缴、罚金缴纳和税收减免等业务的会计处理。

经营收入是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各种收入,成本费用是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取得经营收入而发生的耗费,两者的差额即为经营成果。税务会计在收入确认与成本费用的计算上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

扩展资料:

税务会计的原则:依法原则,即依照税法进行会计处理;确保税收收入原则,即以保证国家税款收入为第一要务;税法中的程序规定优于实体问题的原则,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实体问题,履行纳税义务的手段为程序规定,税务会计中应遵循程序规定优于实体问题原则。

例如缴纳税款时有疑问,应先完税,再进行申诉;接受税务机关的审计监督原则,税务机关有权监督检查纳税人的税务会计核算,纳税人有义务接受监督。

税务会计的作用:有利于纳税人贯彻税法,保证财政收入,发挥税法作用;督促纳税人认真履行义务;促进企业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百度百科-税务会计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联与区别是什么?

预算会计和税务会计哪个好

您好,这两者侧重点不一样,预算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资讯的工作。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资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税务会计专注税务业务,要求对税收法规和办税流程非常熟悉,另一方面税务会计又是非常综合的岗位,要求对本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报表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由于纳税具有强制力,又是企业运营中不可回避的重要成本,税务会计在财务各岗位中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

预算会计。注意是预算会计的会计分录

借:对外投资——债券 11000

贷:银行存款 11000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11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11000

2007年底

借:现金 1200

贷:其他收入——利息收入 1200

2008年初

借:银行存款 11600

贷:对外投资——债券 11000

其他收入——债券转让溢价收入 600

同时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11000

贷:事业基金—— 一般基金 11000

预算会计

按照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1.某行政单位采购一批工具并验收入库,价款3800元,运费300元,共计41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存货4100

贷:资产基金—存货4100

同时

借:经费支出4100

贷:银行存款4100

2.某行政单位用银行存款购买办公用电脑一台,单位价值10000元,运费150元,保险费50元,共计10200元。

借:固定资产102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200

同时,

借:经费支出10200

贷:银行存款10200

3.某行政单位拆除旧仓库一座,账面价值100000元,出售残料收入8000元,支付清理费用5000元。

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

出售时,

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00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计算处置净收入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

贷:应缴财政款3000

4.某行政单位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在规定日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14000元,并将结余上缴财政专户。

(这个题是旧政策下的,现在(从2011年1月1日起)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已经没有“预算外资金”的提法了)

按照旧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14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14000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14000

贷:银行存款14000

5.

市公安局干部王某出差报销差旅费1800元,原借款2000元,返还现金200元。

公安局属于行政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差旅费1800

借:现金200

贷:其他应收款—王某2000

6.市教育局用上级单位拨入专项经费购置影印机一台,计22000元,开出转账支票付讫。

借:经费支出—专案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办公装置购置22000

贷:银行存款22000

7.某行政单位根据核定预算拨付所属单位预算资金200000元,其中经常性经费160000元,专项经费40000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借:拨出经费—基本支出160000

借:拨出经费—专案支出4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

8.某事业单位在持有票据30天后,将B公司签发并承兑的面值23400元、90天到期的商业汇票一张,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率为8%。

贴现息为23400×8%=1872元,则实际收到的金额为23400-1872=21528元

借:银行存款21528

借:经营支出1872

贷:应收票据23400

9.某事业单位以装置一台对外投资,装置账面价值80000元,经评估确认价值为65000元。

借:长期投资65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65000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80000

贷:固定资产80000

10.某事业单位以事业费购置汽车一辆,其价款及车辆购置附加费80000元,增值税136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事业支出—专案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公务用车购置(或 其他交通工具购置)93600

贷:银行存款93600

11.某事业单位经财政部门批准采用预算外资金比例上缴财政专户的办法,核定的比例为40%上缴、60%留用。该单位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取得收入5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20000

贷:事业收入30000

12.某事业单位年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为14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

应缴所得税为140000×33%=46200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46200

贷:应缴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46200

13.某科研单位销售进行中间实验的电子产品2台,取得试制产品收入为含税价31800元。该科研单位为小规模纳税人,按6%征收率计征增值税。

经营收入为(不含税价)31800÷(1+6%)=30000元

借:银行存款31800

贷:经营收入30000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1800

14.某医院本月事业收入20000元、经营收入30000元,提取比例均为5%,计提本月修购基金。

计提修购基金分别为20000×5%=1000元,30000×5%=1500元

借:事业支出1000

借:经营支出1500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2500

(实务中医院应该执行《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5.某事业单位销售其生产的某种定型电子产品一批,其实际成本为4200元,结转已销产品成本。

借:经营支出4200

贷:存货—生产成本4200

16.某事业单位办公楼门窗维修,以修购基金转账支付维修工程款68000元。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68000

贷:银行存款68000

CCBBC DDDAA

那个是我的照片,谢谢夸奖,这是单选还多选?

1.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的截止时间为( A )。

A.12月25日 B.12月26日 C.12月30日 D.12月31日

2.行政单位下列报表,按月份、季度和年度编报的有( AC )。

A.资产负债表 B.收入支出总表 C.支出明细表 D.附表

3.下列各项中,属于报表分析说明的有( BD )。

A.影响预算执行的原因说明

B.经费支出、资金活动的趋势说明

C.会计处理方法说明

D.对上级会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4.下列各项中,年终结账后无余额的有( ABCD )。

A.应缴财政专户款 B.应缴预算款

C.结转自筹基建 D.预算外资金收入

5.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政策性稽核内容包括( ABCD )。

A.审查各项费用金额的执行情况

B.审查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情况及其成果

C.审查专项资产的使用情况

D.审查应缴预算收入的上缴情况

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和基本建设拨款会计

1、财务会计包括两大门类,即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和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企业财务会计,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预算会计。

比如企业会计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预算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他们所运用的科目不大相同;他们应用的单位一个是企业,另一个更多是事业单位

等式不同

1、企业会计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预算单位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支出=结余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两者既有联络又有区别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尚不能统一

2、传统的 *** 预算编制和预算会计核算一般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种较收付实现制更加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 *** 综合财政经济状况的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逐步被引入 *** 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在 *** 预算编制和 *** 会计核算中逐步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并成为这一举措的先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成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运用,逐渐成为当今世界预算编制和 *** 会计核算的一个主流趋势和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集中在财政收入管理方面,财政支出相对滞后,从1998年起,随着财政部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并积极推进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为核心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在更大范围内实行 *** 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已成为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我国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我国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我国的预算会计、报告和预算系统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基础,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外财政管理改革的新动向,我国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压力日益增大。因此,通过国外 *** 在 *** 会计、预算编制及财政报告中运用权责发生制情况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在我国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以更好的评估和管理财政风险许多迹象表明,90年代中期,中国 *** 的财政风险逐步加剧,区域性性的财政危机在基层一级已经相当普遍,并有可能蔓延到上级 *** ,从而对 *** 的财政可持续性造成严重危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获得前瞻性资讯,以便在危机出现之前能采取必要的调节措施。与收付实现制基础相比,由于确认和记录交易的时间大为提前,权责发生制基础在提供这类资讯方面显然更有优势。原因在于在 *** 引入或有义务或提供一项免税时,在

预算中并没有支付任何现金,因此收付实现制基础的会计系统不能评估和管理这类财政风险。对于管理跨年度交易引起的风险,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 年释出的名为“核算和报告负债”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没有完整的关于债务、或有事项和承诺的资讯, *** 和 *** 财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就不可能对 *** 财务状况作出现实的评估,而这种评估是制定关于服务供应数量与质量决策的基础。如果立法机关、 *** 管理者只有一些关于或有事项的不完整的资讯必然给决策的制定带来较高的风险。基于此,该份报告提出一项明确的建议:为满足资讯需求, *** 必须至少将会计基础的范围转向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是增加财政透明度的需要

国有资产流失在最近10年是我国比较严重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资讯问题是其中之一。收付实现基础虽然可以确认和记录部分资产,但对资产和负债的记录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不能确认和记录固定资产、基础设施和其他长期资产,由于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固定资产的折旧也不能在收付实现基础会计中作任何报告。这样的内容还包括大多数长期负债,由于缺乏资产和负债方面的资讯,各级 *** 和支出机构对于 *** 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相当脆弱,近年来为了弥补这项工作的缺陷, *** 已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权责发生制会计可以确认和记录全部负债和资产,这是收付实现制基础会计无法实现的。另外,公共部门的活动和目标本是非营利的,采用收付实现制是比较合适的,但这不意味着公共部门没有营利性活动,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公共部门都多少从事一些商业目的的活动,只不过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中国公共部门的盈利性活动的相对规模比其他国家都多,这与中国特殊国情和计划经济的背景有关。而对盈利交易的确认和记录正是权责发生制基础的优势,这也正是权责发生制基础在企业财务会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因此,公共部门的盈利性活动可以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得到更好的记录与报告。

(三 )国际社会改进 *** 会计的努力带来的改革压力

发达国家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 *** 会计改革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改革侧重于将 *** 会计的核算范围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扩充套件到 *** 资产和负债方面。传统上 *** 会计的覆盖范围大体限于确认、记录和报告 *** 的财政流量交易,包括收款交易和付款交易,相比之下,对于 *** 资产和负债的记录非常薄弱。随着 *** 规模的扩充套件和 *** 更加全面的介入经济生活, *** 对资产和负债的规模越来越大, *** 从事的盈利性流动越来越多,发展更为全面的 *** 会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实施绩效预算的实践,提出了对 *** 的商业性活动进行管理的要求,加上国民账户核算方面的要求,促使一些发达国家开发了覆盖到负债和资产的 *** 会计体系。联合国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针对 *** 部门建立起来的国民账户体系,也成为激励 *** 会计变革的重要诱因。那些盎格鲁一萨克逊文化传统的国家,特别是纽西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是第二阶段改革的先驱,其中纽西兰走在了所有国家的前面。这些国家近期改革的共同特点是以 *** 会计改革支援结果导向的公共管理。在强调结果导向的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公共组织使用公共资源产生了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得到这些结果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需要有成本和绩效资讯,但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会计无法提供这两类至关紧要的资讯。

转向权责发生制基础 *** 会计的改革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动的。

二、我国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设计改革我国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在我国经济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大环境下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使 *** 与预算会计提供的资讯能够更好的反映 *** 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结果,全

面反映 *** 整体的财务状况和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一 )总体思路

我国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总体思路是:以受托责任作为中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的目标,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西方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分析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优缺点,逐步确定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采用两种会计基础并存的格局,以达到全面反映 *** 履行职责的情况以及财政资源使用及其结果的情况。

(二)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比较分析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会计确认的时间不同。

这一根本差异带来了两种会计基础下会计记录方法的差异和核算功能的不同。

收付实现制以会计期间款项收付为标准入账, 会计记录方法比较简单。但对各期收益和费用水平的反映却不尽合理。当收入实现和收到款项的时间不在同一期间时,收付实现制会计记录的收益便不能代表当期营业活动的真实结果;同样,当费用发生与支付不在同一期间时,收付实现制会计记录的费用便不能正确反映当期营业活动所支付的代价。因此,收付实现制基础所计算的损益并不能公正客观地表达经营结果。

权责发生制即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权力已经形成和义务已经发生为标准。权责发生制会计记录方法较为复杂,但是较好的克服了收付实现制的缺陷,能够比较正确地反应各期费用水平和盈利情况。权责发生制是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的一项基本特征。

预算会计作为核算 *** 预算资金的收支活动的会计,在 *** 会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预算是 *** 最主要的财务计划。传统的收付实现制预算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 收付实现是评价 *** 对经济影响使用的较广和较习惯的指标之一;2,收付实现易于追踪,适应公共部门预算强调控制和确保不超支的传统管理办法;3,对大部分的 *** 行为来说,形成 *** 债务的交易发生时间和未清偿债务而支付收付实现的时间之间间隔很短。因此,一般来说,收付实现既能提供充分的资讯,又能实施有效的控制,但同时收付实现制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即不能预警某些决策的长期影响,难以全面反映 *** 的财务状况和提供关于 *** 行为的长期持续能力的资讯;不能将 *** 服务的成本与绩效配比,难以满足更加注重成果的公共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等,因此,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之处。权责发生制预算不只是一种孤立的技术方法,而是公共管理领域全面改革的一个部分,这些改革试图通过增加透明度即采用更分权、更强调绩效的管理方式,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权责发生制提高了决策用预算资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能够更好的将成本和绩效进行配比;提供全部成本的资讯,鼓励进行长期管理和制定长期政策;提高预算报告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可见收

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对预算会计核算和报告各有利弊,它们不是完全对立的、排斥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共同存在的。这两种核算基础可以根据具体的会计事项和特定的环境、条件选择较为合理的核算基础,使之各自发挥优势。实际上,权责发生制更有利于反映 *** 的资产和负债,可以帮助进行经济决策;而收付实现之更有利于反映 *** 的收付实现流入和流出以及结存,以帮助 *** 做出近期或未来借债的决策,因此,只有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全面的反映预算资金的执行及 *** 财务状况的全貌。

(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核算范围的确定

1、财政收支核算中的权责发生制的改革

财政总预算对财政收入的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预算单位的收入专案,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和计量。支出的核算,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对预算单位的经费支出,仍采用收付实现制。

2、 *** 债权债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借入债务的核算仍按现行办法处理,其中:对借入债务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应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约定的利率和借款期限,分年按月提取利息费用。提取利息费用时列报支出,并转到负债项下做暂存或应付款处理;支付利息时作冲减暂存或应付款。在

借出债务时,做应收或暂存款项处理;收回时, 作冲减应收或暂付款项处理。但债券回收的不确定性较大,特别是 *** 财政债券无法回收,而形成的坏账损失较多。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有必要对借出债权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借出资金额度的一定比例建立坏帐准备金,分期分摊债务风险和坏账损失。

3、在社会保障核算中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对于 *** 财政总预算会计, *** 财政应按权责发生制预算要求,社会保障需求本期应分担的经济责任列入年度支出预算。预算单位对未来社会保障需求应负担的经济责任,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列报当年支出。

4、在固定资产购置与耗费核算的运用目前,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按购置取得时的费用做支出,对跨年度购置的固定资产,按当年实际支付的金额列报支出。今后应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进行资本化,在实际使用耗费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分期确认和分摊固定资产成本。

对 *** 及其部门运转过程中所耗费的固定资产成本,通过分期提取折旧的方法予以确认和核算。这样既可以客观反映出 *** 及其部门运转过程中的实际耗费的成本,评价 *** 及其部门的绩效,又可以建立资产更新储备基金。同时,是财政单位固定资产更新投入,由以前的一次性和集中性投入,变为对部门和单位折旧基金不足部分的补偿。从会计年度来看,提取折旧基金将会增加单位的财务负担;但从长期来看,可以将资产购置所需的财力在若干会计期间平均分摊,均衡财政预算单位在大型资产购置方面的压力,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将固定资产予以资本化,并在其使用过程中分期核算其耗费的成本,这样比按收付实现制列报支出更能形成良性回圈,也便于正确界定部门的绩效。

3、财政负债核算的范围过窄

核算财政负债的会计科目有三个:“暂存款”、“与上级往来”、“借入款”。前两个反映财政与其他部门或财政间的往来,不属于通常探讨的财政负债的范围。“借入款”反映财政向社会举借的债务,属于直接显性负债。而直接隐性负债( *** 欠发工资、社会保障支出缺口等),或有直接负债( *** 担保的各种借款、 *** 未决诉讼等)和或有隐性负债(国有企业的潜亏,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供销社系统及农村合作基金的坏账等)则没有反映。[2]截至2003年底,我国 *** 积欠企业出口退税金额超过3000亿元。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因没有为职工计提养老金而遗留下来的隐性债务,据不完全统计已达到30000亿元,仅“十五”时期我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共达1000亿元[3].尽管《预演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但地方 *** 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各级地方 *** 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或各类以公司基金的名义借钱、代发债券等途径筹集资金,由财政提供担保,这些负债都没有如实反映在预算会计报表中。披露的财政负债规模远低于实际存在的规模, *** 偿付债务能力和承担负债的压力被低估。

*** 债权的发生和收回未作为 *** 资产反映。现行制度规定,发放贷款列为“一般预算支出”,收回贷款本息列为“一般预算收入”,而对贷款发生和收回导致的债权变动不进行核算。缺点是, *** 债权的规模和增减变动没有反映,虚减了 *** 可支配的公共财务资源,不利于加强贷款的回收管理。

*** 对外投资形成的国有资本金以及缴存国际金融组织的股本未作为 *** 产权反映。结果是 *** 资产状况和结构无法反映。[4]对外投资核算时仅列为“一般预算支出”,未作为产权反映。同样,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所得款项,列为“一般预算收入”,不反映投资资产的减少。未核算和反馈国有股权的运营状况,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资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支付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规定稽核机构(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稽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包括财政部门在同级人民银行设立的国库单一帐户和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设立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财政专户和特设专户。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

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都是现代会计的分支,预算会计比较适用于各级 *** 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而企业会计主要核算和监督企业的资金运用、资金来源,企业的成本和费用,以及经营所得的财务成果,藉以分析得失,改善经营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怎样认识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一、税务会计的定义

税务会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它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门会计。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差异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财务会计一样,同属于会计学科范畴。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来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因此,税务会计的资料一般来源于财务会计,他只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并作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帐簿或报告之中。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

虽然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是,税务会计毕竟是区别于财务会计的一门特殊专业会计,所以它与财务会计又有着一定的差异。

第一,二者的目标不同。财务会计是按照会计准则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并为企业利益相关人(包括银行、债务人、潜在投资者)提供真实相关的信息,便于他们投资决策。而税务会计则是按照税法来核算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系统,其目的是保证国家税收的充分实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为国家税务部门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

第二,二者核算的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企业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事项,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退出等过程,而税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只是与计税有关的经济事项。

第三,二者核算的依据不同。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而税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税法。财务会计强调遵循会计准则,依照会计制度处理各项经济业务,会计人员基于自身的理解和情况的特殊性,对某些相同的经济业务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出现不同的会计结果,这是会计的灵活性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具有弹性的正常表现。

第四,二者核算的原则不同。财务会计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为使报表公允地反映某一会计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允许企业在一定情况下对收益和费用进行合理的估计,而税法则主要是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为了保障税收收入,便于保管,一般不允许企业估计收益和费用。此外,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动,更重视可以预见的事项,而财务会计则可以有所不同,在特定时候,财务会计可以考虑币值不稳的因素,如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企业通过会计计价方法的选择,寻求能够较为合理的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计量模式。

三、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1.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一套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而不再具体规定企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这就使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产生很大的灵活性。随着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更加明确,即为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折旧使得财务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差异越来越大,只有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才能使财务会计按照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监督,才能使会计改革见成效。

2.健全我国税制的需要。税制改革是中国的税收体制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税收调节体系,基本上符合税种健全、税率合理、税负公平的要求,有利于发挥税收征集国家财政收入和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调节经济运行的双重作用。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体制下,稳定税基、规范缴纳行为、优化税收收入水平的要求和各项复杂的计税工作,不可能在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一一体现。有时,企业可能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利用税法的不完善,通过直接调整会计数据、修正某业务财务决策等,实现其少缴税的目的,因而,作为纳税义务人,不论其经济性质、组织形式和经济范围,都需要建立统一的税收会计,以适应依法、合理、准确纳税的需要。

3.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在财税合一的会计体制下,会计提供的信息往往偏重于财政、税务、信贷等部门的需要,忽略了企业自身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不利于企业加强管理的需要。但是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可供选择的范围选择适合于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处理程序、方法、,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不必完全遵循税法规定的方法来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财务会计人员才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上,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的核算工作。

做税务会计好还是做成本会计好?

会计的产生早于税收,但在税收产生之后,会计与税收就有了不解之缘。不论是税务征管机关,还是纳税人,税收与会计都是息息相关及密不可分的。现代税收离不开会计,离开会计的税收是无法进行的,因为现代集团化企业的经营规模大、范围广,如果没有会计的核算与监督管理,税收就失去了准确的征收依据;现代会计也无法脱离税收,因为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是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要征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要计税、缴税和进行税务筹划,以实现企业的税收利益。税收使征纳税双方的利益连在一起,也使征纳税双方不断发生矛盾。

中国曾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的是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所有制形式是单一的,所以当时企业的会计核算是为了国家实施财政收支、财政管理而进行的。再加上当时税制不成体系、简单而又多变,不可能、也无必要对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提出像现在这样的具体要求。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所得税为标志的税收不断法制化,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会计的不断规范化,特别是国家对会计行业进行的改革,使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正逐步走向与税法适当分离的道路。

一、财务会计与税收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服务对象不同造成的目标不同

这是产生差异的根源。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明确定义: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税收的取得必须依靠税法来作为保障,而制定税法的目标是规范税收分配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通过公平税负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的运行。由于会计与税法的规范目的和出发点不同,如果我们强求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一致,不利于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况且,我国的税收法规体系还处在健全之中,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必须遵循会计和税收相分离的原则。既然会计与税收的分离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前提。并且税收与会计的分离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一种国际趋势,那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也是一种必然。分离是为了会计充分发挥自身的多重功能,例如财务功能、税务筹划功能、管理功能等。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投资人、债权人,为其提供按会计制度编制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并为计税提供基础性会计资料。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难以满足税务机关的需要,因此需要服务于税务征收机关的税务会计为其提供符合税法要求的税务会计报告(纳税申报表及其附报资料),同时也为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提供决策依据。这些都是税务会计应该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理由,这样既保护了国家利益,也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税务会计资料大多来自财务会计,在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并做纳税调整会计分录后,再反映在会计账簿和报告中,这就决定了税务会计既要熟悉财务会计又要精通税法。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会计法规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是广大会计工作者、社会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税务人员等面临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

(二)计量的标准、依据不同

税法和会计制度最大的差别在于收益实现的时间和费用是否可抵扣,它又集中体现在会计原则与税收原则的差别上。

1.税收制度是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混合,而企业会计制度坚持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税法之所以采用一定的收付实现制,是为了税收征管上的更为简便、直观以及收付实现制与现金挂钩,能保证纳税人有立即支付税款的能力。

2.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这五种方法,而历史成本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是税收征管的核心要素,所以税法中历史成本成了最主要和最坚实的基石。只有坚持历史成本原则,才能做到纳税有据可查,并有效约束计税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维护税收的确定性原则

3.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税法中的配比原则还需要同时遵循相关性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例如:税法中赞助支出、担保支出等视为与应税收入不相关,因而规定不得在税前扣除;税法中提取的各种减值准备恪守历史成本原则,只有在实际发生后才可以在税前扣除。

4.会计核算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在税法中并不采用。因为这两项原则尽管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给予了明确性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需要较多地利用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税法对计税依据、计税方法的规定具有高度的刚性,它不容许掺杂主观性的判断或估计,否则税收征管的随意性现象就会滋生蔓延,纳税人利用其“判断”延迟纳税,甚至不缴税或者少缴税的现象就难于遏制。所以我国税法对诸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坏账准备金可在税前扣除的提取比例等等都作了严格规定。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意义

以上只是列举了会计和税收中存在的主要差异,是大原则方面的差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细化差异以及需要进行的纳税调整更多,这就促使我们思考以下的问题:第一,在复杂繁多的经济业务发生以后,由谁负责识别和处理这种差异,特别是所得税的计税过程是一次性将一年的差异逐项计算并调整。第二,针对这些差异,如何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得到事先、事中和事后的控制。第三,由于一些时间性差异所带来的纳税调整过程可能涉及若干个会计期间,应通过何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帮助企业记录、调整和申报这些差异。第四,税法中对纳税人会计核算有特殊要求的,例如:营业税纳税义务人兼营不同营业税税率的应税劳务,必须分别、准确地核算不同的营业额,并分别使用规定票据,否则从高适用税率。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必须重视税务会计的工作和重要性,没有设置专业人员负责税务会计的企业,以及在税收征管工作中没有针对这些差异制定稽查工作

税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工作内容不同,但都是财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重要性上的差别。

一、税务会计是进行税务筹划、税金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一种会计系统。通常人们认为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自然延伸,这种自然延伸的先决条件是税收法规的日益复杂化。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多数企业中的税务会计并未真正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延伸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系统。

与财务会计相对,以税法法律制度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税务与会计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税务会计应按照税法规定,正确计算和缴纳税款,做到不重不漏,准确无误;确何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做到不拖不占,迅速缴库。

分类:由于税金可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等,税务会计也可相应地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行为税等,税务会计也可相应地分为所得税会计、流转税会计和财产税会计等分支。

扩展资料:

1、税务会计的特点

包括法律性、广泛性、统一性、独立性。法律性表现为税务会计要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的规定核算和监督税款的形成、缴纳等行为;

广泛性表现为税务会计适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统一性表现为不同的纳税人所执行的税务会计是相同的;独立性表现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与财务会计有着不同,例如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视同销售收入的认定等等。

2、税务会计的目标

即纳税人通过税务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企业经营者,要求得到准确、及时的纳税信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并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资产所有者和债权人要求得到税务资金运转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税务管理部门要求了解纳税人的税收计缴情况,以进行监督调控,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

3、税务会计的任务

税务会计的任务是双方面的,既要以税法为标准,促使纳税人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又要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保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具体包括:

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核算纳税人各税种的税款;正确编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进行纳税人税务活动的分析,保证正确执行税法,维护企业的利益。

4、税务会计的作用

有利于纳税人贯彻税法,保证财政收入,发挥税法作用;督促纳税人认真履行义务;促进企业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百度百科-税务会计

标签: 税务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_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联与区别是什么?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