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资讯文章正文

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客观要求_物价变动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

会计资讯 2024年05月08日 16:57 38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客观要求_物价变动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客观要求_物价变动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

1.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是如何理解和应用?
2.物价变动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
3.什么是受托责任观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是如何理解和应用?

理解与运用:

企业的经济业务因自身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选择会计计量属性要根据不同会计计量目的和具体计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5个会计计量属性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以及局限性,单一的计量属性已经无法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企业需选择多种计量属性并用来确保会计计量目的的要求,提供不同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以使会计信息更具决策有用性。?

在历史成下,历史成本的取得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并且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最符合会计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原则。任何一种计量属性都不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企业应当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是值得推崇的。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在实际中,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衍生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出现,以及和国际化接轨,我们应逐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在企业对某些财务信息有着特殊要求或者有特定目标的情况下,企业还应引入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共同计量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目标。?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地计量。

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例如: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当某项资产贬值了,以后尚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对增值的资产,通过评估以后,虽能以增值反映,但在历史成本的计量条件下,对增值的差额本企业仍无法调账,存在历史成本的计量有失公允。

扩展资料

鉴于新经济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会计上提供的信息还应该满足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①具有公允性,公允性包括立场的公允和计量上的价值公允,强调信息的相关性。

②具有一定前瞻性,着眼于未来,要求提供的信息具有预测价值等。上述的要求只靠历史成本计量是不能满足的,因为历史成本是以货币计量并运用实际交易时的价格计量基础,反映的是过去的价值。因而,基于新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影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客观反映企业真实的财产状况和经营成果。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而采用公允价值计价代替历史成本计价成为计量的主体将更为合理,也会成为今后计量属性应用的趋势。但是,在现阶段,除了个别先进的国家比较广泛地采用公允价值之外,其他大多数国家还是采用以历史成本计量作为核心的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形式。

主要原因是在目前的环境中确定公允价值有较大的难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应用不当,往往成为被公司利用的一种工具,所以目前大多数国家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上采用比较谨慎的态度。

百度百科-会计计量属性

物价变动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实施。在准则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明确的问题,有些章节希望再补充些实例。与此同时,2007年12月6日,内地和香港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根据两地准则等效磋商和谈判的结果,有些内容需要通过《讲解》的修订进行必要的补充。根据上述情况,以《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编辑本段层次划分

概述

把会计准则划分为基本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编报准则和具体业务准则三个层次。 对会计准则中包含的会计要素准则的层次,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 (一)从会计准则的目的来看,会计准则是对价值的各种要素予以确认,显然会计核算确实是以要素的明确定为前提的。但就会计核算的实际过程来说,具体业务会计准则是其基本依据。因而会计要素具有更多的理论意义,不应作为会计准则的一个层次,应对会计要素的理论进行单独的研究。 (二)由于我国当前会计准则研究薄弱,将会计要素纳入会计准则,并对各要素的定义和计量制定出规则,难度太大。 (三)在应用准则的规定中,会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因此,再单独将会计要素作为单独一个层次也无必要。 把会计准则划分为基本准则、一般准则和具体准则三个层次。基本准则包括独立经营准则、经济效益准则、计划准则等;一般准则包括会计分期准则、会计主体准则等;具体准则包括会计核算、会计控制和会计分析准则。通常,我们所指的准则是会计核算准则,会计核算准则是关于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准则。由于会计核算具有分配功能和信息功能,是处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依据,所以会计核算准则不应包含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有关方面的规范。因此,这一观点也不可取。 通过以上对各种意见的分析,我国会计准则从纵向上,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应用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 1)通用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各行业共同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帐款等业务的处理。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 3)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 从横向上,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括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一般确认原则、一般计量方法、一般报告原则、一般提示事项、附则(解释权和生效日期)七个部分。

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是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说明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主要规则和一般程序。企业会计的帐务处理程序、方法等都必须符合基本准则的要求。基本会计准则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原则。具体准则涉及到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它必须体现基本准则的要求才能保证各具体准则之间的协调性、严密性及科学性。 我国1992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属于营利组织的基本准则。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总则 总则部分说明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性质、制定的依据、适用范围、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以及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等等。 总则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本书§1.3详细介绍了这些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把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筛选出13条(06年改为11条),定名为"一般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工作遵照执行。它们已在本书§1.4中列出。 这些原则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我国会计核算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般原则"不仅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报告公允性的一个参照标准。 (一)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真实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人决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有用性 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与进行决策无关,不仅对决策者毫无价值,而且有时还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所以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对决策者有用才行。 (四)一致性 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 (五)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 另外指明一点,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致性原则解决的是同一企业纵向可比问题,而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广义上说,两者均可称为可比性。 (六)及时性 及时行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凡会计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应当在该期内及时登记入账,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时结账,按期编报会计报表,以利决策者使用。 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会计资料若不及时记录,会计信息不及时加工、生成和报送,就会失去时效,变成一堆没用的信息,对进行决策也就不会有任何帮助。可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是其有用性的限制因素。 (七)清晰性 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清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准确清晰,账户对应关系明确,文字摘要清楚,数字金额准确,手续齐备,程序合理,以便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的把握信息的内容,更好的加以利用。 (八)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收入或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是一种记账基础,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会计模式可以正确的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正确的计算损益。 (九)配比性 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十)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原则,亦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起账面价值。按照此原则,企业的资产应以取得时所花费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和计价的基础。历史成本不仅是一切资产据以入账的基础,而且是其以后分摊转为费用的基础。 (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得经济收益只与本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得经济收益不仅与本年度有关,而且同时与几个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有助于正确的确认当期的损益和资产的价值,保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十二)谨慎性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实施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十三)重要性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如对于不重要的项目,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成本高于收益。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一般来说,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质上来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量上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3) 要素 会计要素的相关准则规定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要注意的是1992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要素的定义已在2000年的《会计办公条例》中进行了修正。§1.2介绍的是修正后的定义。 (4) 会计报表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报表除满足企业主管机关和财政、税务机关等国家政府部门的需要外,还应该满足企业各方面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上投资者的需要,要能够向他们提供反映经营状况、产权关系、偿债能力和利益分配的各种会计信息。针对上述要求,会计准则对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会计报表作了统一规定,规定企业必须编制和对外报送三种主要会计报表。在1998年规定用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后,这三张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样的会计报表体系不仅大大改变了传统会计报表体系种类过多、主次难分的缺点,突出了主要报表的地位,而且与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体系也是一致的,有利于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信息。

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是按照基本准则的内容要求,针对各种经济业务作出的具体规定。它的特点是操作性强,可以根据其直接组织该项业务的核算。例如;固定资产会计、投资会计、借款会计的准则等等。根据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具体准则可以考虑包括通用业务准则(主要是基本准则的具体化)、特殊业务准则(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和破产清算会计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和特殊经营方式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正在积极创建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迄今为止,已颁布了关联方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等等具体准则。财政部计划制定30个具体会计准则。鉴于目前我国会计法规正处于大变更时期,为了贯彻先立后破的原则,保证新旧办法的有序交替,使实际工作做到时时有法可依,避免出现"法规真空",财政部在颁布基本会计准则和积极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同时,作为过渡时期的措施,在1992年制定和公布了各大行业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这是一项分行业会计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逐步靠拢的过渡性措施。 经过8年的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又将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在2001年月1日合并成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以下所称的"企业会计制度"均指的是最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而非1992年的各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但是这种会计制度仍然是一种具体会计准则完全制定之前的过度性质的措施。当我国的具体准则完善之后,这种会计制度就会被具体准则所代替。

编辑本段功能

会计准则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分共契约”和“私人契约”的“复合体”,原因为二:其一,政府(也是会计信息使用之一)具有一种比较暴力优势,“自然”获得了与管理当局缔结私人契约的地位;而政府正是在小股东(零散的债权人)与管理当局之间的私人契约衰败和缺位时才作为“替补”的,首先要做的是与现在的股东、债权人和各位潜在的投资者缔结契约。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的会计准则首先是一份“通用目的”的契约,是部分地根据“公共选择”原理而产生的,会计准则则呈现出一种“公共契约”的特征。但是,公共选择毕竟是“少数服从多数”,肯定存在着一种“强权博弈”,肯定有人对结果不满意,但在政府的比较暴力优势面前只能够退却转而寻求缔结私人契约。这可从一个侧面为政府享有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的制定权提供佐证。因此,会计准则和其出现之前作为约束管理当局的私有契约是互补的,只不过两者的地位与重要性发生了变迁——当某类私人契约在现代股份上市交易环境下空缺或衰败时,会计准则(私人契约与公共契约的结合体)才得以进行补充,作为约束管理当局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自由度借以保护小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 会计准则的功能不是绝对地替代私人契约,而是作为私人契约缺位时的一种替代,其本质上是私人契约与公共契约的结合。作为一种契约,会计准则的功能就是适度地缩小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或幅度。从严格意义上讲,只在存在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会计政策,管理当局就会相机选择一种方法操纵会计信息来使自己 的效用满意化。严格限制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是一个关系到会计准则的限度(与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之间是此增彼减的关系)的问题,综观中外的会计规范过程,刚性地限制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权的想法都不难找到;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失败就是一个明证;在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初期也曾经有人提出过“建立一套统一的制度”的建议遭到了当时的一些执业会计师的强烈反对,认为“会计是一门艺术”,认为应该强调会计方法的灵活性,要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然而,最终的事实却具有最大的说服力,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中仍然允许多种会计政策,管理当局也依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会计政策的选择权。

编辑本段限度

伴随着交易费用

现从契约成本角度多层面地加以阐释。 (一)交易费用与会计准则作为契约不完备性的必然。为了消除不确定性而缔结的契约必然伴随着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搜寻信息的成本 + 谈判成本(讨价还价) + 监督契约履行的成本 + 契约外部性成本的内化。其中前三项成本是从政府角度而言的,而外部性成本文主要针对于管理当局的自主权而言——会计准则这种特殊的契约(双边的契约、公共契 约和私人契约的复合)势必要求政府必须时刻考虑信息的使用者,遵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导向(user-oriented)。可能存在以下情形: 1.政府(或准则制定机构)独享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对各种会计政策规定得十分详细,追求绝对的统一(例如我国过去统一的会计制度)。此种情况下,政府的暴力优势和强权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使用者搜寻信息成本和谈判成本,但监督契约是否履行的成本和外部性(表现为管理当局缺乏会计政策选择自主权,企业会计核算缺乏灵活性)却极高。 2.政府享有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借此要求管理当局编制通用意义上的财务报告,保护 投资者),而管理当局享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但由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督管理当局遵循通用会计准则的情况和是否适当行使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这也是如美国等世界一些国家制定准则的广泛模式),监督成本与外部性较高,而信息成本与谈判成本则相应较低。 3.管理当局独享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如美国1910年以前),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监督成本高,但外部性成本低。 究竟选择何种会计准则安排,取决于对以上四种成本的权衡。作为会计准则这种特殊契约缔约方的政府和管理当局(同时必须考虑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政府制 定会计准则是有成本的,所以也力图降低自身运行过程的成本,体现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就是力图降低交易费用;而管理当局则是力求会计政策选择权尽可能的自由度。结果就是政府享有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管理当局享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但由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督管理当局遵循通用会计准则适当行使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这样,会计准则作为契约将必然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二)管理当局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必然延伸。 现代企业组织形态尤其股份有限公司中,所有者与代理人(管理当局)存在着效用的差异。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所有者和管理当局都力图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为了使代理人所有者的目标尽量保持一致,以便使代理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时尽量增加股东的财富,所有者设计了诸多的补偿还方案来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其中最佳的莫过于让管理当局成为混合权益的持有者,即在领取固定的薪金外拥有部分的剩余索取权。企业理论和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仅仅拥有剩余索取权而不拥有剩余控制权;或者仅仅拥有相应的剩余索取权会导致廉价的投票权。企业管理当局拥有剩余索取权程度或比例的高低与其努力程度“正相关”,前者影响后者的途径有二:其一,它直接影响利润函数使得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大于0;其二就是通过选择于其有利的会计政策来进行会计计操纵来提高其实际索取份额;同时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实现提高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这要求管理当局具有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

多层代理链

(三)多层代理链的必然。 既然企业是一个契约网络,企业内部必然存在着复杂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股东大会→管理当局→下层经理和雇员”简化的代理链中,管理当局位于中间环节,既是“股东大会→管理当局”这个委托代理层次上的代理人,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和外部监督;同时,又是“管理当局→下层经理人员和雇员”委托代理层次的委托方。政府借用会计准则对管理当局会计政策的选择自由度施加限制,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第一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可能出现 的“管理当局肆意操纵会计信息”的情况,借以保护小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但如果在会计准则中完全限制管理当局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将不利于管理当局同企业内部各个利益主体关系的协调。因为按照契约理论,管理当局拥有对雇员进行监督、指挥权,履行是需要信息的,为了对雇员进行最佳的激励与控制,势必需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变化的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且不同企业的特点是不同的,因此会计准则需要给管理当局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以便其在环境变迁时作出及时的调整。

编辑本段性质

大家也都知道,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向各自的特殊性,会计准则的出现,就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准则的作用就是提当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 把握会计准则,还应当注意会计准则具有“四性”。 (1)规范性。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会计行为达到规范化,使得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权威性。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布和实施要通过一定的权威机构,这些权威机构可以是国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门,也可以是由其授权的会计职业团体。会计准则之所以能够作为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权威性。 (3)发展性。会计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会计准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准则也要随之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实和淘汰。 (4)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性。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依据,同时会计准则又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会计准则的内容,有的来自于理论演绎,有的来自于实践归纳,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有关会计工作的方针政策,但这些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会计理论的指导,准则就没有科学性;没有实践的检验,准则就没有针对性。

什么是受托责任观

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应考虑物价变动的特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加之物价结构性调整进展缓慢,以致企业受物价变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很大差异。这就是我国会计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出发点。我们应当适应这一特点,设计我国的物价变动模式。根据我国的情况,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仍然是基本的财务报表的基础,对于提供物价变动影响的补充报表或补充信息,则可考虑“两种资本保持观念并举,三种模式并存”的混合模式。具体地说: (4)其他企业也要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原则和维护企业资本不受侵蚀的原则,选择某种简化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问题一: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的区别 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受托责任学派鸡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会计报表的形式提供会计信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

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的辨证统一,由于产生背景不同,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分别立足于资产委托者和决策者两类不同的服务对象,而这两类服务对象在经济生活中的现实地位和未来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不存在孰轻孰重。另一方面,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又是相辅相成的。会计信息在提供财务报告以履行受托责任的同时向决策者提供了统一,可靠,可比决策信息。反过来,会计信息在提供决策信息的同时,也向委托者提供了更大,更灵活的空间以判断受托者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类观点无论从其产生的根源,还是现实经济发展两方面,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所以,网络财务的会计目标应该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

问题二:受托责任观的定义 现代社会生活中,受托责任关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政治家应对选民负责;人民公仆应对人民负责;董事应对股东负责;经纪人应对股票持有人负责;个人和组织应对不同利益集团负责。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鸠雄士(YujiIjiri) 、恩里斯特?帕罗科( Ernest J Parlock)等人,其主要代表文献有井鸠雄士所著的《会计计量理论》。受托责任观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形式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资源的受托方(资源经营者)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资源所有者)所支付的资源。委托方关注的是委托财产资源的保值与增值。受托方因此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地能够保值增值。受托方有义务及时、完整地向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资源管理的情况以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委托方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方的行为。因此,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的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为了真实、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反映受托方的经营状况,就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在会计处理上,强调可靠性胜过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关注会计报表中的收益表。

问题三: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的区别 试论会计专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论文摘要〕会计专业环境包括会计目标环境、会计人员素质环境、专业导向环境、会计主体环境。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发展的方向。〔关键词〕会计;专业环境;目标环境;人员素质;专业导向;影响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尽如意,虚假会计信息满天飞,虽然国家制定种种措施和办法,但仍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会计环境是主要根源。会计环境,是指影响会计工作的各种内外因素的总和,包括会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如经济体制、法律体制、自然环境、企业管理环境等;内部环境如会计专业环境、会计国际环境等。会计环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决定会计发展的方向。从会计产生的历史来看,会计是会计环境发展变化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会计的发展来看,会计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会计环境变化的结果。笔者欲从会计专业环境来分析其对会计的影响。一、会计目标环境会计目标是会计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美国会计学者Walter B Meigs和Charles EJohnson等认为:“会计的根本目标是提供关于某个经济实体的财务信息”(Accounting The Basis for Business Decisions 1977)。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目标是“为制定合理的投资及信贷决策提供有用信息”。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目标是“为更广泛的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企业经营状况和业绩、财务状况变动等方面的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认为会计目标应“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可以看出,上述不同的表达是有差别的,但是不难发现,上述各种表达均反映了会计目标就是设置会计的目的和要求,即回答“为什么要设置会计?”“会计应做些什么”等问题。由于会计工作的最终表现成果体现为会计信息,显然是因为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产生了设置会计的目的;因此,会计目标的中心内容就是会计信息。具体而言,会计目标就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显然,会计目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跨越了会计内、外两环境,即根据外部环境确立调整会计目标,同时作为会计的起点,在会计系统中为会计实践活动指明目的和方向。也就是说,会计目标既是一个独立影响会计工作的环境因素,同时也是连接会计内外环境的桥梁,因而其对会计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环境对会计的具体影响,可从两派观点的表述中窥测一斑: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两者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存在。所有者为委托方,经营者为受托方。作为经营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会计应属于经营方,即属于受托方。受托方的责任主要有:接受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有效管理与运用该资源以使其保值增值;承担如实向资源的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和结果的义务;受托方同时负有社会责任等等。这些责任的存在,要求双方均不得缺位或模糊,否则将直接影响受托责任的履行,因而要求双方处于直接接触的位置上。会计是商业语言,委托责任与受托责任的具体表述通常以会计指标为起点,以会计信息为终点,因而此观点认为会计应在受托责任关系确立的目标下开展具体的会计实践活动,从易于揭示受托责任的角度合理组织会计核算,报送会计信息。此观点的一个有力支持点为现行的会计报表审计制度:正是因为有委托责任与受托责任才产生了审计的动机,开展独立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证实会......>>

问题四: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主要内容和优缺点 决策有用观的理论观点

决策有用观是在资本市场日渐发达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此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会计信息,从传统的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对未来信息的关注;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要求披露财务信息、定量信息和确定信息,还要求更多地披露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确定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提供总是要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以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

决策有用观的主要理论观点是:

①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着眼点在于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

②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无论信息的主观程度如何,信息量是多多益善;

③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并存择优,还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④不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精确性。

[编辑]决策有用观的特点[1]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必须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因此,强调相关性甚于可靠性。在会计确认上不仅要确认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未发生但对企业有重要影响的事项。

[编辑]决策有用观的优越性[1]

(1)坚持决策有用观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在会计计量模式上采用多种计价方式并存,反映了配比原则。

(3)坚持决策有用观有利于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编辑]决策有用观的局限性[1]

决策有用观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较受托责任观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有一定的优势所在,但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

(1)对“有用”的评价太主观,可操作性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多元的,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有用性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对会计信息也有不同要求。此外,从决策有用观的主要内容上来看,是各种观点的糅合,比较含糊而不明确,因此可操作性低。

(2)“决策有用鸡与审计目标的不协调。从审计产生的背景看,审计的产生在于受托责任,而不是决策有用,如果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审计就可能达不到目的。

受托责任观的理论观点

受托责任观可以追溯到会计产生之初,作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派则得益于公司制的产生和发展。从会计发展的历史看,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形式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的主要理论观点是:

①会计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强调对委托方的忠实性;

②受托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产权责任,产权必须如实反映、不偏不倚并可以验证,以维护产权主体的权益,因此更加强调可靠性;

③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采用历史成本;

④为了客观、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会计信息应尽可能精确。

[编辑]受托责任观的特点[2]

在受托责任观下,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财产的委托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需要了解和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利害关系人,并且这些使用者是现存的,而不是潜在的。由于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的评价,使用者所需的信息侧重历史的、已发生的信息,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资产计价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

企业采用受托责任观,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受托责任观的局限性

(1)受托责任学派强调真实地反映过......>>

问题五:受托责任观的受托责任审计观 现在,受托责任观念已充盈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已使委托人和受托人呈现多元化格局。现代的委托人可以是投资人、债权人、股东、纳税人、消费者,也可以是高一级的 *** 和管理当局;受托人可以是公司的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经理,也可以是不同级别的 *** 部门及其官员。站在一般受托人的角度看,要想得到各式各样委托人的托付,就必须创造高额的投资报酬来激励这些委托人;站在公司董事或经理这一特定受托人的角度看,其生存与发展的情况如何,都与对各种股东的贡献有关;在组织内部受托责任体系中还有一个分权经营问题。于是,受托责任就有一个外部受托责任和内部受托责任的划分问题。在受托责任理论和实践上还有一个“构成要素”问题,目前学者们的认识尚不一致,有的说是四要素,也有的说是七要素,但不论是谁,都认为审计是受托责任的基本构成要素,都认为必须由审计师独立地审查各种受托责任报告,并就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发表一个客观性意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的受托责任审计观:外部审计的发生与发展以组织外部的受托责任为基础,而内部审计的发生与发展则以组织内部的受托责任为基础。由于组织的外部各种委托人往往以外部标准来评价组织最高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看其是否值得继续信赖,故最高管理当局也会依据这些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故内部受托责任的多极化是外部受托责任向组织内部的延伸,内部受托责任以完成外部受托责任为基本目标。既然组织内部受托责任深受外部受托责任的影响,那么组织的最高管理当局就一身兼二任:首先,对内,他是一个委托人,因为他要将总体受托责任按标准分配给下属各级部门,下属各级部门作为受托人应定期向最高管理当局报告对所承担责任的履行情况,这是向组织外部委托人报告总体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外,他是一个受托人,因为他接受了委托人托付的各种资源,他要定期向外部委托人报告对所承担责任的履行情况。管理当局只有成为内部受托责任的称职委托人,才能成为外部受托责任的称职受托人。所以,从本质上讲,内外部受托责任的内容是一致的,这一点,设立有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表现得更为充分。

问题六: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对照拜托各位了 3Q (1)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会计发展初期,会计信息的提供主要是基于一种契约约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企业资源的提供方与作为经营方的管理当局形成了委托与受托关系.受托者接受委托,管理所交付的资源,承担合理,有效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地履行保值,增值的责任;并如实地向委托者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显示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委托方据此做出有关的投资与借贷决策以及是否更换受托方.因此,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会计报表的形式提供会计信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决策有用观 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日益完善,资本市场得到空前的发展,企业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组织形式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股份制已成为现代企业主要组织形式,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普遍分离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这造成了企业股东日益分散和数目的日益增多,委托方变得模糊,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如果不能令人满意,股权持有者一般不宜或无法直接更换管理者,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卖出这部分产权,购入投资者认为有效的产权.这样,信息使用者不仅包括目前的还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另外,不同性质的现实和潜在的债权人也日益增多.同时,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很多相关的利益组织如 *** 机构,环保组织等密切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为满足所有这些利益方的决策需求,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合乎逻辑地出现了.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故财务报表应以反映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及其评价为重心,关注信息的可靠性,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 提供更多,更全面决策信息,会计信息的提供已从会计报表发展为会计报告. (3)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的辨证统一 由上文可以看出,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分别立足于资产委托者和决策者两类不同的服务对象,而这两类服务对象在经济生活中的现实地位和未来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不存在孰轻孰重.另一方面,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又是相辅相成的.会计信息在提供财务报告以履行受托责任的同时向决策者提供了统一,可靠,可比决策信息.反过来,会计信息在提供决策信息的同时,也向委托者提供了更大,更灵活的空间以判断受托者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类观点无论从其产生的根源,还是现实经济发展两方面,都有 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所以,网络财务的会计目标应该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

问题七:会计方面,"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翻译成专业英文是什么啊? 决策有用观decision usefulness 受托责任观 accountability

问题八:目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以及我国目前财务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二者的混合,只有美国才明确提出属于决鼎有用观。

至于财务报告的内容,有些笼统。大致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这些报表的附注。

问题九: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啊? 百练会计为您解答: 企业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如实地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使用者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会计的主要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几点:

(1)提供关于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活动的可靠资料。利用这一资料,企业的管理者可以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寻找不足,分清责任,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决策。

(2)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预测、比较、评估企业经营业绩和存在问题的资料。可以使管理者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的弱点,正确地评估企业的经营能力,从而尽早发现不足,扭转局面。

(3)提供有助于指挥、调节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资料。指挥、调节、监督是会计的控制职能,通过对企业的控制,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是会计在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十:会计目标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所需要到达的目的,会计主要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是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两大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财务会计应以提供反映经营业绩的信息为重心,且在反映财务信息时主要强调客观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财务会计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应以提供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为重心,且在反映财务信息时主要强调相关性和有用性。显然,考察财务会计的目标必须与具体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在资本时常不大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比较切合实际,它能使企业的会计行为与其经济行为一致。而在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决策有用“观显得更为科学,它促使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产生质的飞跃。 当然,这两种观点实际上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相互融合更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认识一般会计的目标。譬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上述两种观点作了综合性描述:1)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2)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回经营责任的成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管理工作,是为了能够做出经济决策。例如,是保持还是卖出其对企业的投资,是续聘还是更换管理者等。 我国财务报告主要目标是: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 *** 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曾所经营管理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产,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标签: 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客观要求_物价变动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