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资讯文章正文

成本会计学习_如何做好成本会计

会计资讯 2024年05月05日 07:11 37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成本会计学习_如何做好成本会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成本会计学习_如何做好成本会计

1.成本会计学习
2.如何做好成本会计
3.学习成本会计

我本身就是学财务的,因为你已经有会计基础,所以我建议你读一读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成本会计》,作为成本会计的入门,简单易懂。

其实吧,成本会计没有你想的那么玄,虽然不同企业的成本会计差别很大,但是工作就是两种,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每个公司有自己的成本报表,但是如果是软件操作的话,只要录入的数据正确就会自动生成报表,这个根本不必担心。

读完立信那本书,我建议你读一下管理会计,学习一下内部控制,本身做着会计的工作,可以结合数据与实践对所在公司的一些内部流程进行分析,这将是一种趋势,也是晋升的阶梯

如何做好成本会计

1.《基础会计》

2.《企业会计》(特别是有关成本核算章节)

3.《成本会计》(一般均以工业企业成本会计为基础,然后再根据自己从事哪方面行业来深入学习)

4. 在具体处理成本会计实务时,要翻看一下《新会计准则》有关部分。

5. 还要掌握有关税收知识,特别是国家有关税收的法规规定(如增值税、所得税等)。

学习成本会计

(1)会计知识面广,对成本理论和实践有较好的基础;

(2)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工艺过程);

(3)刻苦学习和任劳任怨;

(4)良好职业道德。

3、确定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

任何工作的组织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成本会计工作也不例外,它的组织原则主要有:

(1)成本核算必须与成本管理相结合;

(2)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3)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1、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所做的最初书面记载。它是进行各项核算的前提条件,是编制费用预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成本会计有关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2)反映活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3)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始记录。

(4)其他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一切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更是如此。因此,原始记录必须真实正确,内容完整,手续齐全,要素完备,以便为成本计算、控制、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2、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

为了保证入库材料物资数量与质量,必须搞好计量与验收工作,准确的计量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原始记录可靠性的前提;为了保证领、退的材料物资准确无误,还必须及时办好领料和退料凭证手续,使成本中的材料费用相对准确。由于材料物资等存货品种、规格多,进出频繁,尽管严格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账面不符还经常存在,所以对材料物资还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进行账面调整,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3、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

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科学先进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消耗定额,主要包括:工时定额、产量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有关费用的定额如制造费用的预算等。消耗定额的制定是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发生耗费应该掌握的标准。但由于消耗定额服务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现为不同的消耗水平。当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额;当定额作为分配实际成本标准时,是以能体现现行消耗水平的定额为依据来衡量的;当企业为实现预期利润而控制成本时,是根据企业实现预期利润必须达到的消耗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定额制定后,为了保持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必须根据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行不断的修订,使它为成本管理与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

4、建立适合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往往会相互提供半成品、材料、劳务等等,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明确各单位工作业绩以及总体评价与考核的需要,应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

制定结算价格的主要依据有:

(1)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2)材料物资、劳务等也可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双方协商定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议价”,作为内部的结算价格;

(3)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等在内部转移时,可以用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4)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利润(即一定利润率计算)作为内部的价格。

除上述计价方法外,企业也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以及结算上具体情况来确定其合理的结算价格进行结算。

5、颁布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而制定的有关制度、章程和规则。规章制度是人们行动的准绳,是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的保证。

企业内与成本会计有关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计量验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材料收发零用制度、物资盘存制度、费用开支规定以及其他各种成本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应随着生产发展、经营情况的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客观条件和变化,不断改进,逐步完善。

第一章 总 论 重点掌握 1. 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 2. 成本会计的对象及职能 一般掌握 1. 成本会计的任务 2.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 1、“理论成本”: C + V 其中 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 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 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3、成本会计的概念 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二、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 1、成本会计的对象: 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2、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基本职能:成本核算。 派生职能: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重点掌握 1. 成本核算的要求 2.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一般掌握 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一、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三大类,即:劳动对象 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以下若 干要素费用: 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工资费用、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其他生产 费用。 2、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项目: 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而划分的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等。 3、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方的法分类 直接(计入〕费用:可分清哪种产品耗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 重点掌握 1.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2. 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3. 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4. 折旧费分配的核算 5. 外购动力费分配的核算 6 .低值易耗品摊销核算 一般掌握 1. 材料的分类 2.工资总额的概念及具体内容 3.工资的计算 4.外购动力费支出的核算 5.折旧的计算 6.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例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公斤。求甲、乙产品各自分摊的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672× 4=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528× 4=2112(元)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 × 4) ÷(560+440)=4.8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560 × 4.8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440× 4.8 =2112(元) 例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4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00件,乙产品2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 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解: 甲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100×120=12000(元)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00×100=20000(元)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4000 ÷(12000+20000)=2 甲产品分配的原材料费用=2×12000 =24000(元) 乙产品分配的原材料费用=2×20000=40000(元) 例3:某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电费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度。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份支付、分配外购电力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解:(1)分配电力费用 电费分配率=24950 ÷ (35000+8900+6000)=0.5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 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 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费=6000×0.5=3000(元) (2)分配A、B两种产品动力费 分配率=15000 ÷ (36000+24000)=0.25 A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36000×0.25=9000(元) B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24000×0.25=6000(元) (3) 编制月份支付外购电力费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帐款 24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 (4)编制9月份分配电力费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3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水电费) 2500 -辅助车间(水电费) 950 管理费用-水电费 3000 贷:应付帐款 24950 例4: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本月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生产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4%,另有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残料入库作价30元。 解:(1)领用生产工具, 借:制造费用 600 贷:低值易耗品 600 (2)结转成本差异, 借:制造费用 24 (600×-4%)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24 (3)报废生产工具,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例5: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本月生产车间领用专业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36000元,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为超支2%,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分月平均摊销。 解:(1)领用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36000 贷:低值易耗品 36000 (2) 月末分摊成本差异 , 借:长期待摊费用 720 (36000×2%〕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720 (3)分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 1530 (36000+720〕÷24 贷:长期待摊费用 1530 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重点掌握 1. 待摊费用的核算 2. 预提费用的核算 一般掌握 1. 待摊费用的概念及其摊销原则 2. 预提费用的概念及其特点 第五章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重点掌握 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 2. 相应的帐务处理一般掌握 1. 辅助生产及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 2.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 3.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第六章 制造费用的核算 重点掌握 1. 制造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及帐务处理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一般掌握 1. 制造费用的概念、内容 2. 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例6: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已归集在“制造费用-基本生 产”帐户借方的制造费用合计为2167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260小时,乙产品生 产工时为275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2658小时。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解:制造费用分配率 =21670÷(3260+2750+2658)=2.5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260×2.5=815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750×2.5=6785(元)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658×2.5=6645(元)例7: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19,000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年。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7小时,丙产品7.25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7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0,600元。 要求:(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解: (1)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19000×5=95000(小时)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6000×7=42000(小时) 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8000×7.25=58000(小时) (2)年度计划小时分配率 = 234000/ 195000 =1.2元 (3)本月实际产量定额工时 甲产品定额工时 =1800×5=9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 =700×7=4900(小时) 丙产品定额工时 =500×7.25=3625(小时) (4)各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制造费用 =9000×1.2=10800(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 =4900×1.2=5880(元) 丙产品制造费用 =3625×1.2=4350(元) (5)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10800 (乙产品) 5880 (丙产品) 4350 贷:制造费用  21030第七章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重点掌握 1. 废品、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概念 2. 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概念 3. 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般掌握 1. 停工损失的核算例8:本月A产品投产600件,原材料开始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0000元;直接人工14700元,制造费用14210元。A产品合格品为480件,不可修复废品20件,其加工程度为50%,废品残料作价500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1)计算与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2)编制残料人库、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解:(1)计算、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约当量=480+20×50%=490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60000/500=120 直接人工=14700/490=30 制造费用=14210/490=29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直接材料=120×20=2400 直接人工=30×10=300 制造费用=29×10=290 借:废品损失——A产品 299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990 (2)残料人库: 借:原材料 5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500 (3)结转净损失: 2990一500=2490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49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249第八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重点掌握 1. 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 2. 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核算一般掌握 1. 在产品的概念及其数量的确定 2.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般掌握1.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2. 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基本方法 辅助方法第十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重点掌握1. 品种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2.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及应用实例第十一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重点掌握 分批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一般掌握 1. 分批法的计算程序 2. 简化的分批法第十二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重点掌握 1. 分步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 2.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一般掌握 1. 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2. 平行结转分步法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重点掌握 分类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一般掌握 1. 分类法的计算程序 2. 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第十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一般掌握 1. 定额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 定额法的计算程序 第十五章 成本报表 重点掌握 1. 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种类 2. 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一般掌握 1. 成本报表的作用与编制要求 2. 制造费用明细表 3. 期间费用明细表 第十六章 成本分析 重点掌握 1. 成本分析的内容 2.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一般掌握 1. 成本分析的意义 2. 成本分析的程序 3. 成本分析的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4. 成本效益分析

标签: 成本会计学习_如何做好成本会计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