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考试攻略文章正文

会计政策选择对策_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会计考试攻略 2024年04月21日 07:03 42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对策_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会计政策选择对策_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1.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
2.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由上可知,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必须兼顾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同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内的取舍,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否则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遵循会计核算本身固有的规律,而不必拘泥于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规定及变化或调整。

2.一贯性原则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当然,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时,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变更会计政策。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企业就不宜以该会计政策处理相关的经济业务事项,而应从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当然,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3.适用性原则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会计政策的适用性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作出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新的适用性。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与一贯性原则有着相同的辨证关系。

4.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 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就优先选择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和可靠的会计政策。

5.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利益驱动,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亟待开展。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1.损益核算不实,虚增收入利润。《企业会计准则》第六章第四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索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营业收入”。根据2001年内部审计资料测算的情况来看,企业、单位在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方面失真现象达69.1%;企业、单位收入、费用不实的达54.5%。不少企业、单位在收入的确认上存在着主观随意性的倾向,为了虚增利润,不遵守收入确认的标准,提前确认(本不该确认的)某些收入,如有的企业、单位将尚未实现的销售收入确认为收入,有的通过互开发票的形式虚拟经济业务事项来实现收入。也有一些经济效

会计职业道德

益较差的企业、单位在完不成利润指标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如实地反映企业、单位的经营成果,采取隐瞒费用、亏损,虚报收入、少转成本、少提税金及各项提留款等不正当手段来虚增利润。 2.假定估计负债,虚列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支出在会计核算中有严格的规定,但一些企业、单位无视会计法规,将不该列入或根本没有发生的支出列入成本费用。在内部审计中发现,有些企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变形扭曲。部分企业、单位在计算年终利润时往往搞“弹性成本”,在成本内容的分配上带有主观随意性;有些企业、单位还根据与事实不符的假定,乱挤乱摊成本,蓄意弄虚作假,隐瞒或删除有关经济交易事项。有些企业、单位在利润较高的年度,估计一些费用、损失,如预提费用、贷款损失准备和或有负债等,形成秘密准备储存起来,“以丰补歉”,进行利润平滑;也有一些企业、单位为了达到挤占国家税收、少缴所得税的目的,也极力隐瞒利润。

3.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缺失诚信。在内部审计时发现,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原始凭证失实失真现象屡有发生。企业、单位利用原始凭证弄虚作假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有的企业、单位动用所谓的变通手法,将对外送礼,对内发放的支出,就从一些商店开张发票报账;有的企业、单位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请吃、旅游、会议、发放纪念品等费用支出均开成资料费、住宿费、交通费报销;有的企业、单位利用虚开工程款、销售收入等来调节利润;有的企业、单位在把固定资产等以实物方式对外投资时,不通过财务办理手续,使资产处于体外循环;有的企业、单位将长期对外投资款挂在账上,也不签任何协议,长期不反映对外投资的收益情况。 1.追求局部和个人利益。由于现行机制的不健全,一些企业、单位的***为了个人“政绩”和物质利益(经营上的动机——追求经营的有效性给本企业、本单位带来效益;投机上的动机——个人的职务升迁、报酬等),指使会计人员 会计职业道德

弄虚作假,他们一方面追逐账面利润,另一方面又挖空心思,欺上瞒下。加上所有权缺位、经营权失控的不配套的经济体制,导致企业、单位的资产名义上是国家投资的,实际上却已成为他们随意支配的个人资本,从而出现了各种违反国家法规、弄虚作假的现象。而会计人员又在其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为保全自身利益,成了财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参谋”。

2.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目前我国既有代表国家利益的财政、税务、审计等国家监督机关,也有初步建立起来的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中介机构,但在对企业、单位的监督力度上仍不尽如人意。财政、税务、审计各自为政、重复监督、执法尺度不一致,对检查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往往只采用收缴、罚款的手段处理了之,致使问题难以根治,削弱了国家监督的力度;社会监督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执业的中介机构和鉴证人,本应客观、公正地对企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认真的审核,并审慎地发表审核意见。但确有部分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为了自身的利益,违背职业道德甚至法律,睁一眼闭一眼,让虚假报告混过关,甚至协同作假,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从而助增长了会计造假的不良风气。

3.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防止财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问题,也是确保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健全法人治理的重要基础。但在内部审计时发现,有些企业、单位虽有较健全的内控制度,而在实际的运作中却不执行或经常出现“例外”的现象;有些企业、单位虽有内控制度,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运作机制,因而不能发挥其作用;有些企业、单位根本没有重视内控制度的建设,也没有相应建立起内控制度,导致企业、单位在内控运作的环节上,特别是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等各个环节中失去监督,加上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缺陷,使内部控制从一定程度上失效,导致监督不力。

4.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也是财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据2002年统计,我区现有会计人员13115名,其中有中高级职称870名(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861名),占会计人员总数的6.5%。在现有的会计队伍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8%,中专以上占45%,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只有从业资格证书,有的会计人员从未参加过任何专业培训,而现在的会计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所以不及时地组织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对财务活动的诚信度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财务活动中诚信缺失整治的对策。

1.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规范的界定功能。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益,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的

会计职业道德

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功能。因此,企业、单位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并建立所有权、决策权和经营权的三级管理体制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大体制、运行方式及管理方式的调整和改革力度。加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变管理方式,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现代管理制度,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来引导、支持企业、单位的发展。从直接的经济生活干预中退出来,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切实克服“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 2.构建新的会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说,财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会计依附于企业、单位。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必须要从会计管理的体制上予以考虑。目前推行会计委派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建立财会人员统管制度(对财会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金、福利等实行统一管理)。各单位所需财会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委派,单位不得自行任命,并实行定期换岗、考核奖励制度,防止财会人员与所在企业、单位共同作弊,对那些成绩平平、素质差的财会人员要毫不留情地从会计专业岗位上撤下来,这样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诚信度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其次,要加强会计信息的适度管制,特别是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职业道德、执业资格等要进行认真监督和评估审核,对执业水平低下,不讲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注册会计师要依法予以取缔,撤销其从业资格,防止中介机构协同制假。

3.提高会计造假的风险,加大打击力度。尽管针对会计造假、财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问题,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然而实质上企业、单位会计造假的收益远远高于风险和成本。因此,提高会计造假的风险和成本,对整治财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现状有一定的意义。笔者建议:第一,凡发现单位会计信息失真,要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责任,对违法违纪作假者要进行通报;第二,财务人员作假的要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严重的要判其“终身禁入”,对于触犯法律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三,建立对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作假情况的公示制度,如果出现恶意作假行为的,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媒体公开披露单位***和相关人员作假的违纪违规行为;第四,要建立对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执法人员的责任,对执法部门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和责任人员而不作处理的,要依法进行处理,以确保执法质量。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作为财务活动的主体,会计人员的行为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因此,会计工作特定的职业使命,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做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只有这样,才能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切实贯彻国家的会计制度,充分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行使好会计的各种职能。因此,首先要在抓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次,要抓好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同时,开拓创新,建立和发展人才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质量信誉意识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也称会计选择,是指在既定的可选择的范围内,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作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经济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新的会计准则或制度的颁布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因此,会计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

 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会计自身的不完备性

 1、会计准则、制度自身的不完备性局偶顶了我们必须对企业的会计政策行为进行制约。

 2、会计准则的普遍适用性与经济事项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会计准则对会计师实务的规范作用往往是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风险企业的同类经济事项甚至性质模糊的不同的经济事项采用同一准则进行处理,或者某一事项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处理办法。

 3、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人们在进行决策选择时,总免不了与未来打交道。但未来究竟如何,却没人肯定的知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把那些无法预料的和难以预测的变化定义为不确定性。

 (二)、操作领域的不规范性

 在这些不规范的会计选择中,滥用会计政策的现象极为普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不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会计政策。

 2、随意变更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在同一事项或交易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会计政策能够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的这一特征,不按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变更会计政策。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1、会计政策选择不够规范,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发行上市、保配资格、避免惩罚等目的,滥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采取种种措施,甚至突破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限度。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较为严重,给投资者等相关利益方造成巨大的损失。

 2、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过大。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同类交易允许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并允许自发性地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如对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可采用不同的比例等等。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使上市公司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相关、更可靠的信息。但是,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留给企业的选择过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钻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空子,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为满足不同目的之需将盈亏调前、调后。

 3、会计政策选择的`揭示上,很多企业没有充分披露会计政策选择情况,政策选择的透明度不高。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1、完善或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规,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杜绝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并且应加强我国《会计法》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2、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我国应参照国际惯例的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会计准则应对不同行业共同业务做出统一的规定,对不同行业或不同规模企业特有的业务做出分类的规定,某一个企业只能适用于其中的一类情况。

 3、企业治理结构。一是改善董事会结构,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二是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三是尽快推进国有股及法人股流通,切实解决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现象。

 4、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巨额亏损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对于严重违反有关法规操纵损益的行为,应予以严肃查处,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5、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要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使其知识得到更新;对不称职的会计人员要调离会计工作岗位;要坚持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与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具有风险意识,廉洁、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

标签: 会计政策选择对策_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