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考试攻略文章正文

全球会计准则统一的利_有没有可能存在-全球会计准则

会计考试攻略 2024年04月19日 17:45 42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全球会计准则统一的利_有没有可能存在"全球会计准则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全球会计准则统一的利_有没有可能存在-全球会计准则

1.如何理解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
2.有没有可能存在"全球会计准则
3.毕业论文: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产生的问题浅析

如何理解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

1、推进中国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

(1)为响应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关于建立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顺应会计国际趋同新形势的需要,中国财政部于2010年4月适时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再次表明中国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承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制定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保持同步。

(2)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布的四项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合并财务报表、合营安排、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和修订的四项原国际准则(财务报表列报、雇员福利、联营中的投资、单独财务报表)。目前,我们正在对中国相应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制定工作,保持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实现《路线图》的目标。

2、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

(1)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中国财政部全面启动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等效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加快发展,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效不断显现。

(2)2007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地会计准则的等效互认。在两地会计准则实现三年时间等效后,中国内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于2010年12月获准可以采用内地审计准则为内地在港上市公司(H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H股“双重审计”政策被取消,进一步深化了内地与香港会计交流与合作,降低了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成本。

(3)欧盟自2008年作出决定在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过渡期内认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之后,在今年4月,欧盟委员会宣布承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欧盟认可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终等效,允许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可直接采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此同时,2012年9月,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欧盟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

(4)中欧会计准则实现最终等效意义重大,将有利于中欧双方企业到对方资本市场上市或进行其他融资活动时减少因调节财务报表而产生的资金成本,促进中欧双方的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中国沿海地区一些欧盟市场的企业已经从企业会计准则得到欧盟等效认可中直接受益。

扩展资料:

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是指就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准则

有没有可能存在"全球会计准则

由于欧盟各成员国会计环境和会计制度的差异,欧盟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为了降低资本成本和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欧盟企业财务报告制度的一致性,欧盟委员会大刀阔斧,力争在2005年之前在欧盟范围内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文章就国际会计准则在欧盟的应用以及对欧盟的影响作出初步探讨。

一、国际会计准则在欧盟应用的背景

统一的会计准则是统一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财务会计准则不统一给不同国家的投资者比较不同市场的金融工具造成了麻烦,提高了金融工具发行者的成本,而且他们必须为不同国家的投资者准备不同格式的财务报表,这更令各国金融监管者为之挠头。欧洲共同体是由欧洲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和政治团体。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共同体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治的逐步相近,使共同体内部经济均衡增长。为了使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共同体得到投资保障和鼓励资本流动,这就需要共同体内部有关公司受统一法律和税收的支配以及有相似的财务信息。这种经济上的联合必然要求会计上的协调,经济一体化努力势必要求会计的协调化直至一体化。起初各国的现实却是各成员国的会计不仅分属几种不同类型的会计模式,且各国的会计制度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会计准则制定权限方面,法国、德国、意大利由官方制定,荷兰由会计专业团体制定,英国由官方机构制定一般的会计准则,由职业团体制定与实务有关的特殊的会计准则;在会计规范体系方面,法国来源于商法典、公司立法和会计总方案,德国来源于税法、商法典,以各种公司法案作为补充公司法的描述非常详细具体,荷兰以民法典、税法作为补充。随着欧盟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统一,欧共体各成员国之间会计环境存在的差别,已成为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和会计地区协调的重大障碍,各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已严重阻碍了投资者对各国的财务会计报表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因此,统一欧盟的会计环境和会计制度是欧盟委员会的当务之急。

2001年10月29日,美欧会计监管部门就统一会计准则达成协议:在2003年前确认主要分歧,在2005年前消除这些分歧,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这对于国际投资者无疑是佳音。从而也揭开了欧盟各成员国采用统一国际会计准则的序幕。

二、国际会计准则应用对欧盟的影响

1.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对欧盟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欧盟已经为其在今后10年的发展制定了远大的目标规划: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知识经济组织,并能够实现高就业率和高凝聚力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要求欧盟必须有一个总体战略,欧盟必须有一个最宽广的引进外来投资资本的渠道。这反过来也要求欧盟内部金融服务(包括培育一体化的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更加具有可比性。

一体化的泛欧金融和资本市场将对欧盟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将使得欧盟企业能够以更低的资本成本进入一个更宽广、流动性更强的资本市场中,并为欧盟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更高的投资净回报率。同时,这对于欧盟的宏观经济方面的利益也是非常明显和重要的。投资的增加也意味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一个更加宽广的、开放的、流动的资本市场对于发展欧洲的商业贸易和培育有活力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为欧盟创造出一个公平、清晰的资本市场。尽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欧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一体化市场所需要的基本制度框架。在欧洲,进出口贸易公司必须同时向所有欧盟成员国作出汇报,因此他们面临着各种不同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制约。投资者必须在各个资本细分市场中作出协调,例如,欧洲的权益资本市场面临不同的交易规则、会计准则、交易平台、安全清算和结算制度。不管如何,一个宽广的、开放的、流动的欧洲债券市场已经形成了。2001年第一季度所发行的欧元债券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元债券。这更加清楚地表明了相对简单的债券融资工具,使得不同种类的债券在欧盟的不同债券发行商和投资者之间实现流通,从而培育出一个更加宽广的资本跨国交易市场。然而权益资本市场相对复杂得多,在欧洲这个市场仍然是零碎的。除了英国之外,其他各国对权益资本的计价仍然有分歧,股票市场的需求不大,计价偏低。从欧盟权益资本较高的融资成本和较低的发行量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尽管市场延伸也会大大增加融资成本。所有这些因素都反映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欧洲公司将继续依赖于具有更少吸引力的债务融资方式。

从美国资本市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行为业绩的可比较性将提高企业的效率,全球竞争将使得那些无效率的、不能实现其价格竞争优势的企业得到惩罚。通过不透明渠道实现融资安排的企业将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为了加速欧洲内部金融服务市场,包括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欧洲联盟委员会作出决定,欧盟企业应当采用同一种简单的财务报告框架。在规范市场上,交易上市的所有债务证券和权益证券都必须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来编制统一固定的账户格式。通过增加公司财务报表在欧盟范围内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从而实现消除跨边界证券交易的障碍。大多数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截止期限为2005年1月1日。除了那些只列示债务证券的公司和完全按照美国GAAP提供报告的公司,其截止期限为2007年。这样,长期争论的财务报告一致性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从此欧洲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做投机买卖的行为终于结束了。财务经理们必须在2005年之前作出必要及时的行动方案,因为要求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一个包括信息排列和财务报告结构的重新调整那么简单。

2.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对欧盟企业财务报告制度的影响。欧共体各成员国之间会计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已成为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和会计地区协调的重大障碍,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意味着共同体在本地区会计标准协调方面取得了成功。通过国际会计准则使会计标准协调的问题具有法律的强制性,这是成功的法律保证。将共同体内部公司财务报告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去解决,使各成员国得以受益。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国会计的差别给各国经济交流形成了障碍,提高公司之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已成为各成员国的共同呼声。国际会计准则使成员国财务报告格式、程度或计价程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成员国限定时间内的调整,促进了共同体内部的经济贸易交流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在欧盟的应用,使得成员国会计在协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也使得在其他地区表现为由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政府制定和监管的财会法规框架,在欧洲由欧盟这一地区组织来担负。同时,欧盟国际会计准则制度的实施具有法律的强制性,这一点也将保证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在欧洲大陆执行。

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将对目前存在的许多财务报告模式带来挑战。这给公司提供了一个契机,用以改变传统意义上透过内部管理报告来分析企业自身情况的方法。同时它也将影响企业向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其经营业绩的呈报形式。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形式产生以下方面影响:财务制度和财务分析工具;会计政策、会计程序和内部控制;业绩报酬;税收计划;估价模式;关键业绩指标;投资者关系。采用全球统一会计标准之后,欧洲金融市场上将呈现暂时不被人们熟悉或者理解的新的财务报告模式。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公允价值计量是相关性最好的,而认为历史成本、应计原则和实现原则其相关性就比较差;在这种计量方式下,财务报告中没有列示应税收入和实现利润;在这种制度下,当期收入主要依靠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化来计量的。收入将通过一张独立的财务业绩报告来披露,包括所有公允价值变化(实现或未实现的)的应计收入。公允价值计量法对于收入的报告影响很大,例如,它会引起人们对于财务报告与税负计量之间关系的质疑。

三、国际会计准则应用在欧盟的前景和挑战

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对欧盟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统一意义重大,同时高级经理们必须认识到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将对他们的商业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能深谋远虑的企业家肯定会使其经营的公司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不是关于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的问题,而是采用一套完全不同的业绩衡量和市场信息沟通的制度。它也将大大增加公司的透明度,比如,要求公司提供分部报告和在财务绩效评估是需要使用公允价值。

改变会计准则并不是一项十全十美的策略,但是它确实改变了企业经营和绩效评估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企业需要作出的记录,这对于欧洲企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许多企业也发现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对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也有非常大的影响。透明度的增加将使企业向市场披露更多的信息,所以企业也必须重新考虑衡量业绩及将其向市场投资者传递信息的方法。

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将对目前存在的许多财务报告模式带来挑战。这给公司提供了一个契机,用以改变传统意义上透过内部管理报告来分析企业自身情况的方法。同时它也将影响企业向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其经营业绩的呈报形式。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形式产生以下方面影响:财务制度和财务分析工具;会计政策、会计程序和内部控制;业绩报酬;税收计划;估价模式;关键业绩指标;投资者关系。采用全球统一会计标准之后,欧洲金融市场上将呈现暂时不被人们熟悉或者理解的新的财务报告模式。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公允价值计量是相关性最好的,而认为历史成本、应计原则和实现原则其相关性就比较差;在这种计量方式下,财务报告中没有列示应税收入和实现利润;在这种制度下,当期收入主要依靠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化来计量的。收入将通过一张独立的财务业绩报告来披露,包括所有公允价值变化(实现或未实现的)的应计收入。公允价值计量法对于收入的报告影响很大,例如,它会引起人们对于财务报告与税负计量之间关系的质疑。

三、国际会计准则应用在欧盟的前景和挑战

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对欧盟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统一意义重大,同时高级经理们必须认识到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将对他们的商业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能深谋远虑的企业家肯定会使其经营的公司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不是关于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的问题,而是采用一套完全不同的业绩衡量和市场信息沟通的制度。它也将大大增加公司的透明度,比如,要求公司提供分部报告和在财务绩效评估是需要使用公允价值。

改变会计准则并不是一项十全十美的策略,但是它确实改变了企业经营和绩效评估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企业需要作出的记录,这对于欧洲企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许多企业也发现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对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也有非常大的影响。透明度的增加将使企业向市场披露更多的信息,所以企业也必须重新考虑衡量业绩及将其向市场投资者传递信息的方法。

毕业论文: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产生的问题浅析

有可能的。

转载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自2001年运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制定一套全球化的会计准则。在不断对IFRS 修订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因此每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都有大大小小的调整以适应最新经济形势和市场条件的变化。

可是就在IASB 全力促成国际会计准则实现全球统一的吁求之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二十国集团仍然做出了推迟的表态。国际会计准则的全球协调为何难产至今?IFRS 还需经受怎样的考验?结合已有的研究, 我们发现除了准则自身存在漏洞外,政治和文化环境或许也阻碍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之路。

IFRS需自我完善

以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准则为例,目前IFRS 9 已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和摊余成本计量两种方式,但这种以商业模式的划分以及允许重分类的做法,还是给企业盈余操纵留出了空间,可能出现利用操作金融工具操纵会计信息的情况。而且商业模式的判断不但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同时往往也是非常复杂的,这样就未能充分考虑准则执行中的成本与困难。此外,IFRS 9 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的规定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资产负债表多大程度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在何种情况下允许进入其他综合收益、是否允许金融资产重分类以及具体采用何种重分类标准等问题上,双方要实现趋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合并报表准则为例,修改后的IFRS10 以控制作为合并的单一基准,但未能充分考虑在部分国家普遍存在的同一企业集团内部的合并问题,也就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殊情况,这可能造成与包括我国在内的部分国家在合并会计及合并报表编制方面的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球采用。

以收入准则为例,尽管IASB 16 确定了以商品或服务控制权的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必要条件,但是在金融工具准则中还是保留了风险报酬为基础的要求。有学者认为,这种选择带有迫于某些形势压力的“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的意味。这也反映了会计准则完善过程中经常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即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经常出于某些客观压力,不同的会计准则之间很容易因为这些压力而无法保持概念基础的统一,从而影响到各项准则理论上的严谨和一致性。

准则制定承受政治压力

IASB 制定和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过程,实则是相关利益主体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具有了明显的政治性。在这一政治化的准则制定过程中,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的作用造成了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明显处于缺乏参与性和话语权不平等地位。另一方面,从早先的国际会计准则到如今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始终处于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政权组织等各方压力之下,其中来自发达经济体相关方面的压力更为明显,近年来IFRS 讨论的重大议题,如金融工具、保险合同、租赁等准则项目,很多都是相关压力作用的结果,有些甚至直接来自于相关机构的提议,并且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也一直面临各种干预的企图。

从IFRS 制定的过程可以看出,主要议题和日程基本都反映了发达国家的观点和要求,讨论的内容、建议的方法等也大多来自发达国家。这使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一开始就以欧美发达国家的会计惯例和观念为基础。但是这种机制下产生的议题和相关讨论,不可避免地围绕经济发达国家的需要,反映其市场机制较为成熟、金融活动发达、虚拟经济活跃的特点,但并不总是能够体现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特点和诉求。这使得有关准则对于发展中国家从一开始就缺乏吸引力和参与性,不但影响到准则的公允和全面,也增加了IFRS 全球采用和国际会计协调的难度。

语言不通理解不同

早在1992 年就有国外学者指出,文化的不同会降低国际道德标准在全球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性,即使是在会计这种相对均衡和规范化的职业中也不例外。研究发现,具有较高识字率、拥有资本市场和隶属于英美文化环境的国家更容易接受国际会计准则,而非隶属于英美文化的国家在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上难度更大。此外,由于国际会计联合会颁布的道德准则模型是基于原则(Principles-based) 而不是基于规则(Rules-based) 的方法,这样就给予会计从业人员很大的自由。允许他们运用自我判断能力,该结论表明文化差异会阻碍世界范围内会计师道德准则的整体协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文化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影响不可小觑。国外学者指出,各国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导致对会计概念的不同理解。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审计师对持续经营、配比等会计基本原则理解方式存在差异;美国和澳大利亚审计师对非正常事项的认识结构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措辞方式会对会计实践产生影响,消极的措辞方式会导致会计人员提高预计损失提取比例,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国家采用积极措辞方式和消极措辞方式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例如,澳大利亚、瑞士、德国这三个德语系国家和美国这个英语系国家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就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即使相同的会计准则也并不一定导致相同的会计实践。

浅谈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2009-1-5 13:46 舒海霞 大 中 小打印

内容摘要:今年我国颁布的39项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客观环境和特点,慎重处理了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已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

关键词:国际趋同 新准则

财政部2006年2月25日发布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下文简称“新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一致,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然而,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应。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迫切性

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需要

全球股票市场,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的形成,汇率和利率的交换,资金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意味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

我国资本市场对于境外投资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同时境外投资者对我国有一个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财务会计体系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另外,对希望到海外上市的公司来说,国内、国际不同的会计准则是这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障碍。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资本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透明度问题,不能解决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如实地向社会披露信息的问题,那么我国的资本市场就没有发展前途。

经济国际化的需要

过去20多年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较好地把握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扩大进出口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国内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加入WTO更促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境外投资者了解境内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促进他们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尤其是对QFII以及将来更广泛开放市场后进入的国际投资者而言,会计准则趋同带来的透明度的提高以及相互理解的增强,可以大大降低境外投资者进入的风险,为国内公司吸引外资创造便利。我国政府改革国内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建立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明智的选择。

从新准则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客观环境和特点

我国尚处在经济转轨时期,既要吸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又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简单地照搬照抄国际会计准则 。新准则使我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认可的质量基准更加接近。二者相比之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在市场经济还未完全发达、政府还具备相当影响力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量体裁衣”,以适应这种情况;关联方披露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以反映我国拥有许多国有企业的背景;资产减值的计提准备不得转回。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如果情况发生变化,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重估其资产价值,但我国不允许如此操作。

慎重处理了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

新准则在对待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上,坚持了四项原则。即对于完全相同的业务,要以国际会计准则执行;对于形式上一致、实质上不一致的业务,要争取与国际协调;对于原来没有出现、现在出现的问题,要做到与国际一致;最后一点,则是特殊问题要特殊解决。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

随着新准则指南陆续出台,这些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间的差异程度也将逐渐呈现。在有些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依据的国家,准则制定者发现对于保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差异的理由越来越不充分。风险在于,人们所热衷追求的财务报告的国际可信度可能很大程度上最终消失,即使人们认为准则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实际情况。鉴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了与美国准则趋同而可能继续变化的现状,我国的会计准则应随时更新,并修正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1993年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中,我国首次接受了国际上通用的会计思想,全面使用了借贷记账法,当时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尚处于一种低度相关的阶段。1998年初我国颁布了“现金流量表”等八条具体准则,从已颁布的几条会计准则来看,国际会计核算思想在准则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贯彻,具体准则规范的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取得了一致,这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较1993年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体现出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高度相关。而新会计准则除极少数事项外,已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

对新准则的几点思考

小企业会计信息应该遵循的准则

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小企业权益资本构成单一、不对社会公众融资、会计信息使用者较少,要求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执行统一的会计准则披露信息显然不切实际,也不可行。

近几年,国际会计界已经认识到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有别大企业会计信息需求。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第17次会议提供了题为《中小企业会计》的讨论稿,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是针对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的,未考虑小企业的会计需求和特殊问题。会议提出,另对小企业制定一套会计准则。《非公众会计责任主体》将于2007年开始施行。

我国小企业目前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后执行新会计准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然而小企业和大企业都需要大致相同的会计信息,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建议我国借鉴《非公众会计责任主体》对新会计准则进行简化,制定一套适合的小企业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如何体现“公允”

资产的实际价值随着时间、经济环境等因素而变动,相比成本计价的静态性,公允价值坚持动态的价值反映,这是新准则的一大突破和亮点。然而公允价值如何能实现“公允”,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公允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在很多情况下要依靠会计职业判断,又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的确认必须要有相应的规定,并不是企业“估估而已”就可以实行的,除了对“商业实质”、“可靠计量”等条件的规定,还应该有权威机构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并监督。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界定重复

新准则将债务重组界定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了让步的事项。”并规定,“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确认为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出资产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确认为当期损益。”

新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和2001年修订前执行的1998年6月正式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基本相同,重组收益不再记入“资本公积”,重新确认为当期收益。在1999年至2000年两年间,有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准则中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进行虚假重组。就是为了制止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2001年修订了债务重组准则的,此次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反复可能使上市公司故伎重演。因此,国际趋同的债务重组准则不见得适合我国上市企业。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冯淑萍,应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国际协调[J].会计研究,2005

标签: 全球会计准则统一的利_有没有可能存在-全球会计准则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