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考试攻略文章正文

会计商业实质_CPA《会计》总结: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考试攻略 2024年04月17日 00:51 45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会计商业实质_CPA《会计》总结: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会计商业实质_CPA《会计》总结: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如何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2.CPA《会计》总结: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如何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条例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换入资产的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通常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比如,某企业以一批存货换入一项设备,因存货流动性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现金流量,设备作为固定资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两者之间现金流量的时间相差较大,则可以判断上述存货与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因而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内附不同。比如,A企业以其用于经营出租的一幢公寓楼,与B企业同样用于出租的一幢公寓进行交换,两栋公寓楼的租期、每期租金总额均相同,但是A企业是租给一家财务及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该企业租用该公寓是给其单身职工居住),B企业的客户则是单个租户,相比较而言, A企业取得租金的风险较小,B企业由于租给散户,租金的取得依赖于租户的财务和信用状况。

因此,两者现金流量流入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则两栋公寓楼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百而可以判断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比如,某企业以一项商标权换入另一企业的一项专利技术,预计两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相同,在使用寿命内预计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总额相同,但是换入的专利权是新开发的,预计开始阶段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明显少于后期,而该企业拥有的商标权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均衡,两者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差异明显,则上述商标权与专利技术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因而该两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企业如按照上述第一个条件难以判断某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即可根据第二个条件,通过计算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比较后判断。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有使用过程和最终处置时预计产生的税后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称的“主体特定价值”。

市场参与者角度分析,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可能相同或相似,但是,鉴于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的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比换出资产产生更大的作用,使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的经营活动部分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

关联方之间交换资产与商业实质的关系: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扩展资料:

非货币性资产的认定: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例如,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通过折旧方式将其磨损价值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然后通过产品销售获利,固定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因此,固定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负债表列示的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项目通常有: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比例。

也就是说,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准则的规定。

百度百科--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CPA《会计》总结: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ABC\x0d\\x0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出售该资产的处理时一致的,由于出售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所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的是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的差额也计入营业外收支\x0d\\x0d\出售长期股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所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或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差额也计入投资收益\x0d\\x0d\另外如果换成的是投资性房地产,差额计入其他业务收支\x0d\\x0d\换成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差额计投资收益,同时要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投资收益\x0d\\x0d\参照注会,会计,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经典例题]

 正保公司2009年初与乙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正保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汽车。换出设备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未取得公允价值;换入汽车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在交换中正保公司补付乙公司货币资金3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并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2)正保公司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乙公司的一项专有技术,该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6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专有技术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账面余额为120万元,累计摊销40万元。假定交易中没有发生相关税费,双方已办妥相关手续。

 (3)正保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52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6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交换过程中正保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乙公司2万元作为补价,同时支付相关费用0.3万元。设备的原价为9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5万元。假设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分别编制上述业务正保公司和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例题答案]

 (1)正保公司(支付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3/(40+3)=7%<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0-10)+3+0=43(万元)

 ①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设备 50

 ②换入汽车入账:

 借:固定资产——汽车 43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

   银行存款 3

 乙公司(收到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3/45=6.7%<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0-5)—3+0=42(万元)

 ①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5

 累计折旧 5

 贷:固定资产——汽车 50

 ②换入设备入账:

 借:固定资产——设备 42

 银行存款 3

 贷:固定资产清理 45

 (2)正保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无形资产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乙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

 累计摊销           40

 贷:无形资产           120

 (3)正保公司(支付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2/(50+2)=3.85%<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正保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52-2)+60×17%+60×10%+2+0.3=68.5(万元)

 借:固定资产 68.5

 存货跌价准备  2

 贷:库存商品 5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应交消费税      6

   银行存款 2.3

 乙公司(收到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3/70=4.3%<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乙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90-20)-2-60×17%=57.8(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70

 累计折旧    20

 贷:固定资产    90

 借:库存商品  5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0.2

 银行存款     2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

 [例题总结与延伸]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和具有商业实质的区别在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不确认损益。在计算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对于交换中发生的相关税费,不需要考虑是为换入资产还是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

 [知识点理解与总结]

 1.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

 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换出方发生的全部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换入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出资产为存货时)

 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方应当按照存货的账面价值直接结转成本,不确认收入,但是此时按照存货的计税价格计算增值税。

 2.对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中发生的相关税费,要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比如换出固定资产交纳的营业税,换出应税消费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都应该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中。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成本,无论是否收到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标签: 会计商业实质_CPA《会计》总结: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