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考试攻略文章正文

会计综合试题_2006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3)判断、简答、综合题3

会计考试攻略 2024年04月07日 00:42 46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会计综合试题_2006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3)判断、简答、综合题3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会计综合试题_2006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3)判断、简答、综合题3

1.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会计实务(精选12)
2.2006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3)判断、简答、综合题3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会计实务(精选12)

#会计职称考试# 导语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无 会计职称考试频道。

单选题2010年1月,甲公司以一项无形资产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甲公司换出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为105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15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乙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假设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相关的税费。则甲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00

 B、90

 C、110

 D、9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105-15=90(万元)。

 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9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5

 贷:无形资产105

 该题针对“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计入当期损益

 B、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为换出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应该计入换入资产成本

 C、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D、具有商业实质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为换出资产而专门支付的相关税费来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具有商业实质的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这里的相关的税费是指与换入资产直接相关的税费,并不是指为换出资产发生的费用)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同时确认换出资产的处置损益。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2011年3月2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350万元的厂房和150万元的无形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的在建房屋和1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不涉及补价。上述资产的公允价值均无法获得。不考虑其他税费因素,甲公司换入在建房屋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80

 B、300

 C、350

 D、37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因为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所以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所以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是350+150=500(万元),甲公司换入在建房屋的入账价值为500×300/(100+300)=375(万元)。

 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350

 贷:固定资产350

 借:在建工程375

 长期股权投资125

 贷:固定资产清理350

 无形资产150

 该题针对“以账面价值计量且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企业发生的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没有补价的情况下,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当按照()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A、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B、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C、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D、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甲公司于2010年12月5日以长期股权投资和无形资产(专利权),与乙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原价为8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70万元,土地使用权的账面原价为50万元,已摊销金额为20万元,公允价值为60万元,未计提过减值准备。乙公司换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则甲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32

 B、130

 C、102

 D、1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70+60=130(万元)。支付的相关税费2万元,计入投资收益。

 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30

 投资收益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0

 累计摊销20

 贷:长期股权投资80

 无形资产50

 资产处置损益30

 银行存款2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A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B公司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一项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两家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存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土地使用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1%。A公司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B公司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为2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借方)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350万元,无形资产的原价为400万元,累计摊销5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A公司支付给B公司银行存款8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360

 B、350

 C、353.68

 D、349.6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公司应支付的不含税补价=350+600-800=150(万元),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800+150)×350/(350+600)=350(万元)。

 A公司会计处理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50

 无形资产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6

 贷:银行存款80

 主营业务收入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

 借:主营业务成本500

 贷:库存商品500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下列表述符合“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有()。

 A、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C、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

 D、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比较大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判断。选项D是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该题针对“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判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在收到补价的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如果换入单项固定资产,影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可能有()。

 A、收到的补价

 B、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C、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D、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1)不发生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除非能证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相关税费;

 (2)发生补价,支付补价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一补价)+相关税费。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下列各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D、长期股权投资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选项B属于货币性资产。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M公司与N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M公司换出资产包括一幢厂房和一条生产线,厂房的原价8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生产线的原价50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5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N公司换出资产包括一批原材料和一项专利权,其中原材料账面余额600万元,公允价值900万元,专利权的原价为560万元,累计摊销1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双方均维持资产的原有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M公司另行支付补价20万元。此交易具备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N公司转让原材料造成其他业务利润增加147万元

 B、N公司换出专利权形成资产处置损益140万元

 C、N公司因此业务追加营业利润440万元

 D、N公司因此业务追加利润总额440万元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①N公司换出原材料的收益=900-600=300(万元);

 ②N公司换出专利权的收益=600-(560-100)=140(万元);

 ③N公司换出原材料和专利权追加当期利润总额440万元。

 N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厂房1057

 ——生产线423

 银行存款20

 累计摊销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900

 无形资产560

 资产处置损益140

 借:其他业务成本600

 贷:原材料600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说法正确的有()。

 A、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B、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就应当以其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只要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就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D、如果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间和风险有显著不同,就可以认定其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关联方影响)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选项B,未告知是否具有商业实质;选项C,未告知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因此,选项BC均不正确。

 该题针对“商业实质的判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2006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3)判断、简答、综合题3

#会计职称考试# 导语我们都是有梦想却不知道怎么努力付出的纠结体,是一个需要别人帮忙规划人生的幼稚派。 会计职称考试频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财务报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B.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C.财务报表仅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D.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关于收入和费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C.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D.符合收入和费用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下列各项业务中,不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A.支付借款利息

 B.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

 C.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期末确认的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份额

 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一台固定资产

 4.某企业2011年8月份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因暂时不需用,截至当年年底该企业会计人员尚未将其入账,这违背了()要求。

 A.重要性

 B.客观性

 C.及时性

 D.明晰性

 5.关于会计基本假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一个会计主体

 C.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D.货币计量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6.下列各项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不能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A.在物价下跌时,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

 B.对企业的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C.对购入时准备随时变现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严重下跌时计提减值准备

 D.以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商品已经发出且办妥托收手续,但是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未转移,因此未确认收入

 7.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也可能源于日常活动

 B.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

 C.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确认为收入

 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8.A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股权,但根据章程、协议等有权任免B公司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A公司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企业会计准则的上述规定主要体现了()要求。

 A.重要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相关性

 D.谨慎性

 9.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的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多项选择题

 10.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有()。

 A.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C.能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不属于会计主体

 D.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且具有法人资格

 11.某大中型企业的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不违背可比性要求的有()。

 A.由于本年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决定暂停无形资产的摊销

 B.鉴于2011年开始执行新准则,将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C.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相关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改为费用化核算

 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

 12.下列关于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C.利润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D.利润金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的计量,不考虑利得和损失金额的影响

 13.下列关于收入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收入应当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B.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C.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D.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4.下列各项中,体现重要性要求的有()。

 A.本期将购买办公用品的支出直接记入当期费用

 B.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相差不大时采用票面利率摊销

 C.每一中期期末都要对外提供中期报告

 D.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15.关于负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潜在义务

 B.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C.如果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应该确认预计负债

 D.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16.下列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属于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C.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

 D.货币计量为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17.根据可靠性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做到()。

 A.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B.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C.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D.按公允价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18.下列有关利得或损失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B.企业发生利得或损失时,均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C.企业发生利得或损失后,最终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D.费用与损失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后者是日常活动产生的

 19.下列事项中,不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的有()。

 A.发放股票股利

 B.用税后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C.发放现金股利

 D.支付所得税税款

 三.判断题

 20.由于会计分期假设,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21.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所有单位都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22.所有者权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资产总额的变动一定会引起负债的变动。()

 23.月末应编制月度报表,会计老李认为本月交易量很少,便将许多业务简写。这不符合可理解性要求。()

 24.利润金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25.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26.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体现了相关性要求。()

 27.判断一项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会计准则的规定,而不是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同一个事项如果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则在另一企业也具有重要性。()

 28.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29.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30.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只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财务报告的目标。选项C,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构成。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附注。

 该题针对“财务报告目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符合收入和费用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该题针对“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选项C,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选项D,使固定资产增加,同时计入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等),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对于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企业也应该及时入账并按要求计提折旧,因此该企业的上述处理违背了及时性要求。

 该题针对“及时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选项B,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选项C,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谨慎性;

 选项C,准备随时变现的金融资产,应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不管下跌程度如何,都不应确认减值损失,而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因此C选项处理有误,不体现谨慎性原则。

 该题针对“谨慎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不正确,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选项B不正确,利得不一定会影响利润,利得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不影响当期利润;选项C正确,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选项D不正确,不管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还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最终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该题针对“利得与损失”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投资企业虽然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具有实质控制权,根据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该类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该题针对“实质重于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资产的确认条件。

 该题针对“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0.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选项B,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如集团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其是会计主体;选项C,能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属于会计主体;选项D,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不具有法人资格。

 该题针对“会计主体假设”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人为操纵利润。

 该题针对“可比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的确定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该题针对“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收入要素的特征。选项A,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选项D,利润=收入-费用,收入增加,利润就会增加,从而使得所有者权益增加。

 该题针对“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重要性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区分主次,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核算、单独列报;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则简化处理、合并列报。故选项A、B、D符合要求。选项C体现了及时性要求。

 该题针对“重要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负债是一种现时义务;在符合负债定义的前提下,还应同时满足“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和“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这两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负债,选项C不全面。

 该题针对“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基本假设。选项A,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属于会计主体;选项B,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不是会计分期;选项C,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该题针对“货币计量假设”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体现相关性要求,按公允价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通过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可以及时将有用的信息反映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他们对企业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所以体现的是相关性。

 该题针对“可靠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利得和损失的含义。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属于利得,利得可能直接计入损益,也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损失亦然,因此选项AB不正确;选项D,费用是日常活动产生的,损失是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因此不正确。

 该题针对“利得与损失”知识点进行考核

 19.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A,发放股票股利,引起股本增加的同时,减少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选项B,实现净利润会增加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亏损数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减项减少所有者权益,两者相抵,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选项C,发放现金股利,在减少流动负债的同时,减少资产(要注意是“发放现金股利”,而不是“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选项D,与所有者权益无关,不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

 该题针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判断题

 20.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前提,如果没有会计分期的话,也就不存在不同的确认基础了。

 该题针对“会计分期假设”知识点进行考核

 21.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我国所有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我国的政府会计采用“双基础”,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该题针对“会计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22.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23.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可理解性要求会计信息清晰明了,易于理解。老李的做法可能会引起信息使用者无法理解,导致决策失误。

 该题针对“可理解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24.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不一定都是在日常活动中取得,也包含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该题针对“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25.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26.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首先符合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条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对于报告使用者是有用的,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所以体现了相关性。

 该题针对“相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27.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某一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个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不一定具有重要性。

 该题针对“重要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28.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持续经营假设”知识点进行考核

 29.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30.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五、综合题(本类题共1题,共10分。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甲、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将一批首饰卖给乙,乙于收到货物后一定期限内付款。为了保证合同履行,经乙与甲、丙协商同意,甲又与丙签订了一份保证合同,丙为某公司的分支机构,有法人的书面担保授权。保证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方式,合同生效后,甲依约将首饰运送至乙所在地,但是乙认为首饰质量不合标准,要求退货。由于甲、乙签订的买卖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标的物质量要求,于是甲与乙协商,建议乙改变该批首饰的用途,同时向乙适当降低首饰的售价。乙同意甲建议,但要求再延期1个月付款,甲同意了乙的要求。1个月到期后,乙企业以资金流转困难为由拒绝履行债务,于是甲要求担保人丙承担保证责任,丙以不知道该合同变更为由不承担保证责任。甲于是诉至人民法院。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与丙签订的保证合同属于什么类型的保证?

(2)丙是否有担保的资格?

(3)甲、乙签订的买卖合同中对标的物的质量要求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应如何确定标的物质量的履行规则?

(4)丙以不知道合同变更为由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标签: 会计综合试题_2006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3)判断 简答 综合题3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