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考试攻略文章正文

成本法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_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如何抵销盈余公积

会计考试攻略 2024年02月28日 07:06 49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成本法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_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如何抵销盈余公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成本法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_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如何抵销盈余公积

1.母公司出资成立子公司,合并报表如何编制
2.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如何抵销盈余公积
3.高级财务会计学的图书信息3
4.如何编制合并报表

母公司出资成立子公司,合并报表如何编制

合并会计报表是将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应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和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从企业集团这一整体的角度进行考虑,将它们视为同一会计主体的内部业务处理。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时,我们首先假定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除了投资及其投资所引起的利润分配以外,没有其他内部交易事项。

1.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消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在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而在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则表现为实收资本等所有者权益项目。

但是,从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出发,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投资,实际上相当于母公司将资金拨付给下属核算单位使用,并不会由此引起整个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动。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全额抵消。编制的抵消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2.母公司投资收益、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抵消母公司投资收益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权益性资本投资所取得的投资收益,也就是子公司各种收入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支出后的余额,与母公司持股比例相乘的结果。 抵销原理:

(1)在对子公司拥有全部股份的情况下:

而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已计入净利润之中。为了消除重复计入母公司净利润的子公司净利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予以抵消;

(2)由于子公司上期净利润中未分配的部分,母公司已在上期计入了其长期股权投资和净利润(或其它所有者权益项目之中)了,因此,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还必须将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予以抵消;

(3)由于上述(1)(2)内容(即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和期初未分配利润)构成了子公司可供分配利润,即等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分配给投资者利润等利润分配各项目的数额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因此,子公司的利润分配项目也必须予以抵消。

综上,由于母公司本期投资收益就是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可以说母公司本期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就是子公司本期全部可供分配的利润,构成了子公司对利润的分配(包括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和期末未分配利润。所以,需要抵消的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的各项目及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是相对应的,也是相等的,应将其相互抵消。 根据上面公式,可编制的抵消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年初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 (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 应付利润 (子公司应付利润数)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尚未分配利润数)。

3.盈余公积的处理

在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子公司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一方面反映在利润分配表上,表示子公司利润分配的去向;另一方面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示子公司盈余公积项目数额的增加。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当将母公司权益资本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抵消时,已将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数额全额抵消。当将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相互抵消时,也将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这一利润分配项目全额抵消。但是,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由单个企业按照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计提。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则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均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分别计提盈余公积。为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中如实反映子公司当期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和形成的盈余公积的数额,必须将上述两笔抵消分录中抵消的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和形成的盈余公积的数额转回,借记“提取盈余公积”项目,贷记“盈余公积”项目。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如何抵销盈余公积

合并财务报表通俗理解 给大家分享! 不收藏 绝对吃大亏!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

(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

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4)子公司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划拨下属核算单位,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对于母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为其他资产的减少(比如银行存款)一方面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简化的会计分录就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对于子公司而言,一方面增加资产、一方面作为实收资本,在存续期间还涉及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简化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因此,要抵销母、子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这一事项的影响,只需要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这样处理,有两个问题: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不一定是100%,假设拥有子公司80%的股权,即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20%部分不是属于母公司,上述这一会计分录肯定不平,补上 “少数股东权益”即可。分录变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2)商誉的问题。在初始投资时,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不一定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一致,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前期处理是视同商誉,不作调整;如果母公司长期投资初始成本小,其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由于商誉掺和进来,上面的分录又不平了,贷方金额比借方金额会大,借方将初始确认的商誉添上即可。

分录就变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商 誉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需要说明的是,注会考试教材中的商誉是按年底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的金额和它应享有的子公司经调整后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挤出来的,实际上不用这么复杂,按初始投资时的商誉计算结果一样。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借:股本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润—年末

商 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说明:所有者权益分年初、本年单列,是为了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需要,实际年初+本年数就是年末数。

(二)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子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利润按持股比例计算就形成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如果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没有所谓的投资收益,而应将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视为母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来看。所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该将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予以抵销。

从子公司角度看,本年实现利润有三个去向: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润,这三个部分也要予以抵销。

抵销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

和前面所涉及的问题一样,利润中还有少数股东应享有的部分,借方加上“少数股东权益”;其次,为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应该分解为“年末”、“年初”,也可以看做是对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的说明。

调整之后的分录变为: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权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其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应怎样编制调整分录?

假如2007年某集团公司编制了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财务报表,这一事件是连续的,2008年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根据调整分录把涉及项目的期末余额都进行了调整;2008年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是根据2008年母公司、子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编制的,它们的期初数并没有根据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数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资料中2008年期初数和2007年期末数是不一致的,那么在编制报表前应该把它们调整一致。

怎么调呢?

很简单。把2007年的调整分录照抄下来,只是将涉及利润的部分替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这样调整后的期初、期末余额是一致的,再根据本年发生的事项做正常的调整分录即可。

三、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

这里讨论的问题是买卖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的情况。

(一)当年购入的情况

例:母公司将成本为80万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价格100万元。母公司确认收入100万元、成本80万元,子公司确认存货100万元。但站在集团整体角度,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活动相当于企业内部的物资调拨活动,不应该确认收入、成本,也不能确认存货价值中虚增的20万元,虚增的20万元实质是“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

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

有几个变化的情形:

1.如果子公司将存货以110万元的价格将存货全部销售出去,有人可能认为,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已经通过销售行为实现了,应该不用编制抵销分录,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分别看母、子公司的业务分录:

对于母公司:

借:银行存款 100

贷:营业收入 100

借:营业成本 80

贷:存货 80

对于子公司:

借:存货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银行存款 110

贷:营业收入 110

借:营业成本 100

贷:存货 100

将上述分录汇总,我们可以看到营业收入为210万元、营业成本为180万元,虽然实现的利润仍然是30万元,但收入、成本与事实不符,多确认了100万元,应该编制的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100

贷:营业成本 100

2.如果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呢?

首先假定全部出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

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的内部购进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该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然后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抵销处理。

1.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损益)

贷:存 货

2.本期发生的内部购销活动: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期末内部购销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三)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站在集团整体角度,没有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方因销售收入缴纳的所得税在未来期间可以抵减,应该作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分录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如果是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期初应该调整未分配利润,分录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四)考虑存货跌价准备

个别财务报表的存货跌价准备是站在个别公司角度认定应提或应冲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站在整体的角度再认定,两个数额比较,再来确定应该补提还是应该冲减的数额。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涉及所得税问题,应该相应将个别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进行调整。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要明白子公司和母公司两种角度的思路转换。比如说对于子公司来说,一项内部交易存货的入账价值为100,从母公司角度,真实成本为80,如果可变现净值为60,那么从子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100-60=40,母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80-60=20,所以合并报表就应把多计提的减值=40-20=20转回。

高级财务会计学的图书信息3

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时,是否需要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的金额呢?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在个别财务报表上采用成本法,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并没有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地确认,而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子公司计提的盈余公积进行了全额抵销,这意味着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全部转入了合并未分配利润中。

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仍然需要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出发,前面的分析指出,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抵销不是因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已对确认的投资收益计提了相应的盈余公积,而是因为从经济主体的角度看,子公司被视为一个分支机构或分部,不应存在所有者权益项目。因此,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抵销同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所采用的核算方法无关。事实上,将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全部作为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从经济主体角度看并无不妥,因为母公司可以随时通过清算或转让子公司来实现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即使这样,仍应该考虑如下两个问题:  

1、公司法是否认可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并在此基础上计提盈余公积。

我国公司法并没有直接涉及这个问题,但公司法规定,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编制。显然,这个问题实际上取决于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准则规定,公司应当根据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或基于合并净利润来计提盈余公积,那么调整为权益法时,同时调整盈余公积就是恰当的。不过,根据经济主体的合并净利润来计提盈余公积,缺乏法律依据,因为公司法只规范法律主体,不规范经济主体。由于权益法本质上也是从经济主体的角度出发的,因此母公司从法律主体的角度出发,根据成本法下的来自子公司的投资收益来计提盈余公积可能最能体现公司法的意图。

2、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既可以在成本法下直接编制,也可以先调整为权益法然后再编制。

调整为权益法时,如果根据调整的投资收益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而在成本法下直接编制不作类似的调整,将导致两者编制的结果不完全一样,这可能会导致仅仅因为合并方法或程序不同而使合并财务报表存在差异,而差异主要表现为盈余公积的计提上(除非成本法下直接编制时根据合并净利润对盈余公积进行调整)。当个别财务报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不同合并方法和程序如下表所示。

二、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抵销

子公司盈余公积是否需要抵销,需要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盈余公积的属性进行分析。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在于反映和报告在共同控制之下的一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总括情况,以满足报表使用者对该经济主体的会计信息需求。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质量要求。而盈余公积,特别是法定盈余公积,本质上是一个法律概念,是针对法律主体而言的。因为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要求,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净利润的10%作为公司法定公积金。

盈余公积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因为大多数国家并没有统一强制要求公司根据税后净利润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积金,以限制股东对留存收益的分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留存收益都是可供分配的利润。比如,在美国,许多州对公司留存收益的分配都做出了限制性的规定。即使没有这些法律上的限制性规定,企业同利益相关方,如债权人签订的契约,也可能对留存收益的分配做出限制。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强调经济主体,而非法律主体,在会计处理上需要突破法律主体的框架。从经济主体的角度看,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所有资产、负债应当视为由一个拥有一个或多个分支机构或分部的单一主体所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子公司应视同为一个分支机构或分部,因而不应存在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和盈余公积等属于法律主体概念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自然应将其全额抵销,或者更准确地说,应将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应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份额抵销,将应归属于子公司少数股东的份额转作少数股东权益。 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执行前,我国相关规范要求对已抵销的盈余公积按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份比例进行恢复,即对应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子公司盈余公积不进行抵销,以符合公司法的要求,并使得合并未分配利润真实反映可供分配利润的情况。这种在经济主体中同时强调法律主体的做法使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并没有真正体现其编制目的,违背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同样,由于合并财务报表通常不具有利润分配功能,因此,使合并未分配利润真实反映可供分配利润的情况并不能构成盈余公积不抵销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因为恢复盈余公积时不仅需要恢复子公司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而且需要恢复子公司以前年度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并相应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

从集团的角度看,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实际上相当于对子公司的净利润计提了两次盈余公积,从而导致年初合并未分配利润可能出现巨额赤字,使报表使用者误以为集团以前年度有巨额未弥补亏损,或存在超额分配利润的情况,从而对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因此,新会计准则讲解明确指出,已抵销的盈余公积不应恢复。  三、调整与抵销分录和盈余公积的抵销与调整

在购买法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购买日子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来计算合并净利润。编制调整分录涉及损益时,是否需要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呢?比如,在购买日,子公司存在一项固定资产,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700万元,该资产尚可使用20年,不考虑净残值。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每年需要调增管理费用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相应地调减盈余公积呢?这仍然需要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盈余公积的属性进行分析。调整分录是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从经济主体的角度考虑而编制的,而盈余公积则是从法律主体的角度考虑来计提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无需从法律主体的角度来考虑。由于调整分录的结果既不会反映在母公司的报表上,也不会反映在子公司的报表上,而只反映在合并工作底稿上,因此对调整的损益计提盈余公积同样缺乏法律依据。特别是,这种调整并不能提高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同理,可对抵销分录作类似的分析。  

四、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盈余公积的抵销与调整

由于合并财务报表是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编制的,上年编制合并抵销分录的抵销结果并没有反映在母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上,因此,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首先对年初的未分配利润等报表项目进行调整。通常,上年调整和抵销分录中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事项的,均应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问题是,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时是否应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这需要结合上年调整和抵销结果进行考虑。因为本年对年初未分配利润及相应项目的调整主要是为了使根据本年个别财务报表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年初数同上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年末数一致(假定不考虑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因此,如果上年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时,没有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那么本年对年初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时,自然不应对盈余公积进行调整。根据前述分析可知,调整和抵销分录是从经济主体的角度来编制的,而盈余公积属于法律主体概念,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涉及损益的,无需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因此,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时无需对盈余公积进行调整。

如何编制合并报表

书名:高级财务会计学 - - 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会计系列教材

ISBN:730207985

作者:余国杰/白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39

页数:482

出版日期:2004-2-1

版次:

开本:16开

包装:精装 本书承接《中级财务会计学》一书的内容,针对企业会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加以阐述。全书共15章,重点突出、内容紧凑,紧紧围绕企业集团会计这个特殊财务会计领域中的重中之重进行编写,内容既包括国内子公司与分支机构会计,又包括国外子公司与分支机构会计。为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每章最后附有大量的思考题与练习题。

本书专为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撰写,同时可作为本科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财务与会计人员业务学习使用。 第一章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企业合并的含义. 方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 企业合并的含义与方式

二.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二节权益联营法

一. 权益联营法下股东权益的合并

二. 权益联营法下经营成果的合并

三. 合并中的有关事项

第三节购买法

一. 施并企业投资成本的组成

二. 施并企业投资成本的分配

三. 业务举例

第四节权益联营法与购买法的比较

一. 权益联营法与购买法的比较实例

二. 权益联营法合并和购买法合并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二章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 成本法

二. 权益法

三.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单行合并

一. 购受时的股权投资

二. 投资成本超过所获权益账面价值差额的分配

三. 投资成本超过所获权益账面价值差额的会计处理

四. 所获权益账面价值超过投资成本的差额

五. 负商誉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其他有关问题

一. 期中获得投资权益

二. 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三. 从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四. 从被投资公司直接购得股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三章合并会计报表的概述

第一节合并会计报表的性质和合并范围

一. 合并会计报表的性质

二. 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

三. 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

第二节合并资产负债表

一. 购受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二. 购受后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三. 投资成本超过所获权益账面价值差额分配给可辨认的净资产和商誉

第三节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一. 合并利润表

二. 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四节权益联营后的合并会计报表

一. 权益联营过程中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二. 具有少数股权的权益联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四章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

第一节权益法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一. 权益法——购受当年

二. 工作底表分录的先后次序

三. 权益法——购受以后年份

第二节不完全权益法下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一. 不完全权益法——购受当年

二. 不完全权益法——购受以后年份

第三节成本法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一. 成本法——购受当年

二. 成本法——购受以后年份

第四节差额详细分配情况下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一. 购受日的合并会计报表

二. 购受后的合并会计报表

第五节试算表工作底表形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五章集团内部的存货交易

第一节集团内部存货交易抵销的一般程序

一. 集团内部存货当期购销额的抵销

二. 期末存货所包含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三. 期初存货所包含未实现利润的实现

第二节存货的顺销和逆销

一. 顺销和逆销对利润计算的影响

二. 顺销的未实现利润

三. 逆销的未实现利润

第三节存货顺销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一. 权益法下的合并会计报表

二. 不完全权益法下和成本法下的合并会计报表

第四节存货逆销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一. 权益法下的合并会计报表

二. 不完全权益法下和成本法下的合并会计报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六章集团内部的固定资产交易

第一节集团内部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交易

一. 土地的顺销

二. 土地的逆销

第二节集团内部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交易

一. 固定资产的顺销

二. 固定资产的逆销

三.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损失

四. 购入存货用于固定资产

第三节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一. 权益法下的合并会计报表

二. 不完全权益法下和成本法下的合并会计报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七章集团内部的债券交易

第一节集团内部债券交易的性质

一. 集团内部的债券交易

二. 推定损益的处理

第二节子公司购入母公司外发债券

一. 权益法

二. 不完全权益法和成本法

三. 以后年份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

第三节母公司购入子公司外发债券

一. 权益法

二. 不完全权益法和成本法

三. 以后年份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

第四节内部债券交易以后年份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八章控股权的变动

第一节期中合并

一. 购买法

二.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三. 权益联营法

第二节母公司分次购入和出售子公司股份

一. 母公司分次购入子公司股份的合并

二. 母公司出售部分子公司股权

第三节子公司的普通股业务

一. 子公司增发新的普通股

二. 子公司的库藏股业务

三. 子公司的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九章复杂控股关系

第一节合并结构

第二节父一子一孙结构下的合并

一. 权益法会计处理

二. 合并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三. 权益法下的合并

四. 成本法下的合并

第三节关联附属结构下的合并

一. 权益法会计处理

二. 权益法下的合并

第四节母子公司相互持股下的合并

一. 库藏股法

二. 传统法

第五节子公司之间相互持股下的合并

一. 子公司相互持股前的会计处理

二. 子公司相互持股后的会计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十章子公司优先股. 合并所得税和合并理论

第一节子公司的优先股

一. 未被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优先股

二. 母公司购入的子公司优先股

第二节合并实体的所得税

一. 合并实体的纳税方式与税务规定

二. 所得税分摊

三. 成员企业分别纳税时内部交易损益的处理

四. 纳税方式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影响

第三节合并理论

一. 合并理论之比较

二. 不同理论下的合并

三. 不同理论下的合并会计报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十一章分支机构会计

第一节分支机构会计的特点

一. 分支机构与销售代理处

二. 销售代理处会计的特点

三. 分支机构会计的特点

第二节分支机构会计的处理程序

一. 发交分支机构商品按成本计价

二. 发交分支机构商品存货按非成本计价

第三节分支机构会计的其他问题

一. 分支机构的固定资产

二. 公司总部费用的分摊

三. 分支机构向公司总部退货

四. 分支机构间的资产调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十二章外币交易会计

第一节外币交易的有关概念

一. 外汇和外币

二. 外汇汇率

三. 汇兑损益

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 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二. 我国企业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三节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

一. 套期保值和远期外汇合同

二. 对外币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进行套期保值

三. 对外币约定进行套期保值

四. 对外币投资净额进行套期保值

五. 利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投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十三章外币报表折算

第一节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概述

一. 现行汇率法

二. 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

三. 区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

四. 时态法

五. 四种折算方法的比较

六. 折算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外币报表的折算及其合并程序

一. 国外子公司以当地货币作为功能货币下的外币报表折算及其合并

二. 国外子公司以母公司报告货币作为功能货币下的

外币报表折算及其合并

第三节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有关规定

一. 我国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有关规定

二. 我国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实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十四章国外子公司及分支机构会计

第一节国外子公司会计——以当地货币作为功能货币

一. 20×8年K公司外币报表的折算及其合并

二. 20×9年K公司外币报表的折算及其合并

三. 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二节国外子公司会计——以母公司报告货币作为功能货币

一. 20×8年K公司外币报表的重新计量及其合并

二. 20×9年K公司外币报表的重新计量及其合并

三. 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三节国外分支机构会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十五章清算. 改组及重整会计

第一节解散清算的会计处理

一. 解散清算的程序和方式

二. 解散清算的会计处理

第二节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

一. 企业破产概述

二. 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改组的会计处理

一. 准改组

二. 改组

第四节困难债务重整的会计处理

一. 困难债务重整的概念与方式

二. 转移资产或权益证券抵偿债务

三. 修改债务条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分析如下:

合并报表要有四项:

① 本期销售额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销售额=购货方不含税购货金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② 本期购进但本期未销出的部分,属于本期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未实现利润=本期销售额*利润率*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③ 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仍未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销售额*上期利润率*上期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④ 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扩展资料: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软件能够自动扣除各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投资等的影响,能够对某些报表项目进行必要的抵销处理。

百度百科-合并报表

标签: 成本法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_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如何抵销盈余公积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