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考试攻略文章正文

财务会计案例_会计学案例分析

会计考试攻略 2024年02月04日 01:04 46 财税会计达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财务会计案例_会计学案例分析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财务会计案例_会计学案例分析

1.财务会计案例
2.会计学案例分析
3.一道中级财务会计的案例题

1.答:(1)《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2007年12月31日华兴公司应在规定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该项无形资产:当年应摊销额=(360÷10)÷12×10=30(万元);

会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   300000

贷:无形资产    300000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7年12月31日提请华兴公司对该专有技术发生减值准备后可能收回的金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若经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估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80万元,为此,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    50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0000

2.答:(1)《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账务处理如下:

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借:管理费用  10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1000000

在确认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时:

借:无形资产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支付确认无形资产后续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   2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00000

(2)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租金应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同时,还应确认相关的费用。根据协议规定,在华兴公司对昌盛公司使用该项新技术后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可能性不可确定时,华兴公司转让新技术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不能确认2008年度的该项无形资产的转让收入。为此,提请华兴公司作如下调整处理:

借:其他业务收入   2000000

贷:预收账款  2000000

同时,调整已计算的应交税金。

3.答:《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调整处理如下:

(1)2009年7至12月已摊销的“无形资产--西广场土地使用权”360万元应冲回:

借:无形资产   3 600 000

贷:管理费用    3 600 000

(2)将用于综合大楼建设的中心广场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1560万元转入“在建工程一综合大楼”相应的工程成本中。

会计学案例分析

 2017年高级会计职称案例分析:会计差错更正

 考核主题: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或有事项+收入+外币折算+合并范围

 黄山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从2007年起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黄山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黄山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均在次年4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均在次年4月1日完成。在对2007年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发现如下会计事项:

 (1)黄山公司所得税的核算在2006年前采用应付税款法,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规定的方法。对于这一变更,黄山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对2007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按照规定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2007年1月27日,A公司诉黄山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黄山公司赔偿A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黄山公司和A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2月1日,黄山公司向A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该诉讼案系黄山公司2006年9月销售给A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A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黄山公司赔偿部分损失。2006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黄山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A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6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

 黄山公司将未确认的损失50万元,计入了2007年2月的损益中。

 (3)2007年12月3日,黄山公司向B公司销售X电子产品1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100万元,成本为每台80万元。黄山公司于当日发货10台,同时收到B公司支付的部分货款150万元。2008年2月2日,黄山公司因X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意给予B公司每台2万元的销售折让。黄山公司于2008年2月28日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向B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黄山公司将销售折让调整了2008年2月的销售收入20万元。

 (4)2007年12月3日,黄山公司与一家境外公司签订合同,向该境外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美元。12月20日,黄山公司发运该电子设备,并取得铁路发运单和海运单。至12月31日,黄山公司尚未收到该境外公司汇来的货款。假定该电子设备出口时免征增值税,也不退回增值税。

 黄山公司该电子设备的成本为每台410万元。黄山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2007年12月2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7元人民币。

 黄山公司对该笔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936万元人民币。

 (5)黄山公司为M公司的子公司,M公司总裁张某的儿子创办了甲企业,生产黄山公司所需的一种主要材料。2007年8月在张总裁的介绍下,黄山公司所需的该种主要材料全部从甲公司购入,本年度共进货3000万元,黄山公司已将货款全部付清。

 黄山公司对于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

 (6)2007年8月1日,黄山公司支付1650万元购买了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丁公司与黄山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集团,从事与黄山公司相同的业务。集团公司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决定由黄山公司收购其全部股权,收购后作为黄山公司的一个业务分部。本次收购以合并日经注册会计师审定的丁公司净资产为基础,上浮10%作为收购对价。经审计后的丁公司账面净资产为1500万元,黄山公司支付了1650万元,并于当日完成了合并有关手续。此外,黄山公司支付了8万元与本次收购相关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费用。

 黄山公司将支付的对价1650万元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1500万元之间的差额,以及审计费用计入了当期损益。

 (7)黄山公司拥有乙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2007年10月,黄山公司与B公司签订协议,准备支付300万元购买B公司持有的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协议约定,在黄山公司和B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并办妥相关手续后,黄山公司获得B公司拥有的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11月5日,黄山公司和乙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股权转让协议,12月10日黄山公司支付了全部收购对价300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黄山公司尚未完成股权交接手续

 在编制20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要求

 1.分析判断事项(1)中,黄山公司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2.分析判断事项(2)中,黄山公司将该诉讼中未确认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3.分析判断事项(3)中,黄山公司将销售折让冲减当期收入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4.分析判断事项(4)中,黄山公司将外币债权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5.分析判断事项(5)中,黄山公司对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6.分析判断事项(6)中,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7.分析判断事项(7)中,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分析提示

 1.黄山公司对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正确。

 理由: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整2007年年初留存收益,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黄山公司将该诉讼中未确认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不正确。

 理由: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增2006年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他相关项目应一并调整。

 3.黄山公司将上述销售折让冲减当期收入不正确。

 理由: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售出资产的收入,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减2007年度营业收入20万元,不调整成本。

 4.黄山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外币债权的金额不正确。

 理由:应收账款金额人民币936万元,仅是业务发生时应收账款按照当日汇率折算的金额,即2007年12月31日未按照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按照规定,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应该是期末汇率折算的金额。

 正确处理方法:按照2007年12月31日汇率折算,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为924万元人民币(120万美元×7.7),同时确认汇兑损失12万元人民币(936-924)。

 5.黄山公司对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不正确。

 理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由于黄山公司和甲企业同受张总裁控制或重大影响,据此判断,黄山公司与甲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同时存在关联交易,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

 正确处理方法: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1)交易的金额;(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3)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4)定价政策。

 6.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的会计处理不完全正确,其中将支付的对价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正确;将审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正确。

 理由:先判断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因黄山公司与丁公司同属一家集团公司控制,故本次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同一控制合并中,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对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同时规定,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将支付的对价1650万元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1500万元之间的差额150万元,首先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冲减盈余公积。

 7.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正确。

 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本次收购完成后,黄山公司将拥有乙公司70%的表决权资本,能够控制乙公司,应纳入合并范围。但黄山公司虽然支付了全部价款,直到2007年12月31日尚未完成股权交接手续,表明黄山公司并不能控制乙公司,因此,不能将乙公司纳入2007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一道中级财务会计的案例题

1该财务经理的办法是一种舞弊。纯粹从数字角度上看该方法是可行的。他的主要动机是将费用转化成成本,将损益表中的数字搬迁到资产负债表上。

根据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的公式来看。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减值损失什么的都为0不考虑,公式简化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其中营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如果把2008年的数字放进公式就出现如下情况:

营业利润=5000X(3000-2000)"销售毛利:销售收入-成本"- 300万"固定性制造费用" - 300万"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负100万,因为机器设备厂房的折旧每年都是固定的,即使闲置也要提取,工人工资是必须要发的,即使没有活干也要发放,以上2项成本如果产品在生产就作为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如果闲置就计入管理费用。由此可见2008年亏损的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机器设备的产能,导致人员厂房设备闲置,相关折旧挤入了管理费用;其二生产5000个卖掉5000个证明销售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市场。由于题目中没有准确提示出固定费用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的分配比例无法准确计算应该从费用中转出多少到产品成本。假如和生产相关的固定的折旧摊销300万来算的话应该转入存货中的库存商品200万(3分之2)这样公式变成营业利润=5000X(3000-2000)"销售毛利:销售收入-成本"- 300万"固定性制造费用" - 100万"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正100万。实现税前利润100万

2.2008年亏损的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实现盈利的并不是追加10万广告费和15万销售奖而是由此带来的销售提升。如果产量不是最大化,而是以销定产,产量增加1250台变成6250台,计入成本的折旧摊销按比例计入,广告费和销售奖励计入销售费用,公式变成营业利润=6250X(3000-2000)"销售毛利:销售收入-成本"- 300万"固定性制造费用" - 325万"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0。刚好盈亏平衡。如果是产能全开,将造成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低于325万,那就是真的实现盈利了。

(1)

由于存货改为先进先出法,因此1月5日发出的1000t存货单价为1月初库存存货的单价,即12月31日的存货单价;1月25日发出的4000t存货,3000t为期初存货,1000t为1月3日购入的存货,因此1月31日账面价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14000/4000*(4000-1000-3000)+(1000-1000)*4+1000*4.2=4200元

(2)有影响。

假设:发出该存货为销售业务,且为企业主营业务。

如果仍使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那么计算为:

存货单位成本=(14000+4*1000+4.2*1000)/(4000+1000+1000)=3.7元/吨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3.7*(1000+4000)=18500元

本月库存存货的成本=3.7*(6000-5000)=3700元

如果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过程如下:

1月3日购入后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

(14000+4*1000)/(4000+1000)=3.6元/吨

1月5日发出存货成本=3.6*1000=3600元

1月20日购入后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

(3.6*4000+4.2*1000)/(4000+1000)=3.72元/吨

1月25日发出存货成本=3.72*4000=14880元

1月份发出存货成本=3600+14880=18480元

1月31日存货账面=3.72*1000=3720元

和(1)对比,

1月主营业务成本(损益表) 1月底存货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

先进先出法 18000 4200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8500 3700

移动加权平均法 18480 3720

标签: 财务会计案例_会计学案例分析

财税考试日常Copyright ◎2021 财税考试日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财税考试日常整理发布 作者QQ:暂无